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9章 終北之北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千裏稻作,滿城飄香。
  農人忙於收割,兵士忙於巡邏。各級官吏,政務繁多,更分身乏術。
  便在此時。皇上攜三百余函園姬,及希俄斯姐妹,悄然啟程。
  先幸董姝、竇妙,便為辭新婚燕爾。月初和蕃,月末啟程,雖蜜月未滿,然亦足有二旬。如東女國主、竹隅女主,並扶南女王,及趙貴妃,累日承歡,必結珠胎。皇上居中守正,後妃宜孕侍寢。後宮懷龍種者,比比皆是。十月懷胎,壹朝分娩。待哺麟兒至足歲。彼時,許皇上已歸。
  宮中設施齊備,無夫君相伴,足可自娛。織室遍置大花樓機。閑來無事,亦可織造修身。何況雲霞姬產子不斷,撫育皇子,亦是諸母之責。
  壹言蔽之,早去早回。
  臨鄉,北港。
  皇上拜別,太皇範太後,並二位義太皇太後,及太上公孫皇後。登金烏船宮自去。母親並長姐,素知皇上,不忍見離情。故輕車相送,從未勞師動眾。余下後妃,全然不知。
  待玲瓏天宮,降下王旗。北都吏民方知,皇上已君流十萬裏。
  稻作伊始,暫罷朝會。待立冬前後,顆粒歸倉。太皇範太後,已臨朝稱制。百官叩拜,奏對如前。太上宮府,上至公卿,下至百官。制度健全,儀軌完備。寬法嚴律,高薪養廉。皇上九月授衣,氣象壹新。
  待明春,天子元服。改元,赦天下。季漢伊始,萬象更新。誠然,皇上坐鎮,群雄蟄伏,無有異動。然於江山壹統而言。皇上君流與否,大同小異。於世人而言,無論心安理得,亦或是身體發膚。發自肺腑,認同季漢,皆需過程。三載之期,乃後漢與季漢,兩漢更叠之必然緩沖。
  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且皇上贖清,前(漢)臣之罪,方能為季漢新君。換言之,皇上自罪君流十萬裏。乃與後漢,行舍斷離。自此往後,恩怨情仇,壹筆勾銷。
  皇上不辭而別。天下後知後覺。便是四海姻親,亦多有滯留未歸。太皇範太後,好言安撫。行人署,備至殷勤。亦無有失禮。
  季漢雖無外戚,卻有國戚。此亦是和蕃之必然。如高車、烏桓、沒鹿回、八種西羌、西域諸國、西王母國、山南方國等,皆以漢戚自居。自視甚高,心向季漢。於域外番邦,漸行漸遠。亦是皇上所樂見。
  結親如盟,婚姻如質。古往今來,無有例外。巧舌如簧,天花亂墜。敢與我輩,和合而親乎?
  前漢,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於薨,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後又嫁給呼韓邪單於長子。
  家國天下,利益至上。
  且皇上數百子嗣,生而為王。和蕃所出,無有不同。謂公道自在人心。見皇上所言所行,漢戚豈不自重。故,扶南女王,千裏之妃。海內皆理所當然。扶南雖舉國立為寧州。然待柳氏誕下麟兒,仍為其封國。得季漢庇護。子孫世代為王,再無賊臣篡位之禍。於扶南女王而言,利弊幾何,心知肚明。何況,舉國向漢,國計民生,壹日千裏。與先前判若鴻溝矣。
  出巨馬水砦。
  環渤海,海天壹色,碧空如洗。
  皇上矗立爵室,舉目遠眺,離愁漸消。
  希俄斯姐妹,身懷六甲,臥榻靜養。爵室之中,皆為函園太姬。太姬名籍,雖不入天宮起居。然伴皇上晨浴,早已相沿成習。論寵溺有加,太姬不遜後妃。且早與皇上血脈相連,生死契闊。
  “夫君,必是錦帆將軍。”見橫海先艂,列隊相迎。希雷婭貴太妃,柔聲言道。
  “送君千裏,終須壹別。”皇上笑道:“傳(旗)語興霸,千裏足矣。”
  “喏。”希雷婭貴太妃,遂傳口諭。
  白波樓船,日行千裏。過州胡島,橫海艦隊,奉命折返。金烏船宮,穿對馬海峽,逆上半島珠鏈。沿途皆有季漢水軍,伴駕護送。不出十日,已達大淩港。
  將作寺,前已探明。完水海口,半載通航,可建新港。薊王遂取名:完口津。與之隔海相望,東瀛列島之北大島,將作寺亦擇址,興建新港,取名“砂川”。
  此時,二港皆已築畢。自大淩港,入完口津。逆入完口,可至漠北都護。
  然皇上卻不欲,勞師動眾。細觀將作寺所繪,《窮發山川地形圖》。皇上遂問:“溟海冰封否?”
  港中將作丞,如實作答:“稟主上,溟海北至千裏,尚未冰封。”言指,自大淩港北上,千裏海路,尚可通行。
  “善。”皇上這便定計:“當擇日北上。”
  “主上不可。”將作丞,大驚伏地:“窮發之北,乃‘終北之北’也。‘舟車不通,人跡罕至’。萬乘之君,豈可赴險。”
  “無妨。”皇上言道:“此去,朕已有萬全之備。”
  “這……”將作丞,驚慌失措,不敢起身。皇上自罪君流,欲赴終北之北。人跡罕至,不毛之地。試想終北之北,徹骨極寒,滴水成冰。壹日之寒,冰凍三尺。若有萬壹之失,季漢國祚,萬劫不復矣。
  心念至此,將作丞叩首死諫。
  皇上知其,忠心可鑒。遂退求其次,北上完口津,再定行程。
  唯恐溟海早凍。皇上命金烏船宮先回。乘雛鴉號,北上完口津。
  甄都,司空府。
  曹司空得北地密報。三日前,皇上君流已發。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正趁今朝。遂召荀彧、程昱等壹眾心腹入府。
  “知皇上君流,群雄當並起。”環視群僚,曹司空吐氣開聲:“我意先攻。諸位以為如何?”
  見荀彧無言。程昱遂問:“明公欲擊何處?”
  “自是徐州呂布。”曹操眼中,精光壹閃。
  “卑下,竊以為。鎮東將軍呂奉先,並無不臣之行。恐,師出無名。”程昱,據實以對。
  “仲德以為,當擊何人?”曹司空,不置可否。
  “淮南袁術。”程昱知無不言。
  “哦?”曹司空,眼中笑意隱現:“袁公路,誅長塗二龍而揚名。又得江東,揚州舊地。兵法雲,‘避實而擊虛’。此時相攻,豈非良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