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7章 老謀深算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上陵禮,於“正月五供”後舉行。
  五供,猶五祭。時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蔡邕《獨斷》:“正月上丁(四日),祠南郊,禮畢,次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謂之五供。五供畢,以次上陵也。”
  又據《後漢書律歷誌》載。上陵禮日,始於“晝漏四十八分六,夜漏五十三分八(清晨六點半左右)”。
  換言之。上陵禮,最早亦需元月九日晨。上陵禮後,四方使節,紛紛離京。凡滯留京城,皆有所求。於是上下奔走,朝臣應酬不斷。待朔望朝會(十五日),先前受人請托,皆在此時代為通稟。久成慣例。
  如此算來,即便董卓力排眾議,強推三司會審。多已過月半。
  饒是恨之入骨,恐夜長夢多。最早,亦需元月初十後。方能殺之泄憤。且還需罔顧三司會審。
  換言之。王允自初壹,正月旦會時被拘押,直至腰斬棄市。足有十日之期,可供轉圜。
  明日,正月上丁。循祖制,需祠南郊。次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開年五供,董卓必不得缺席。
  且為萬無壹失。五供時,必有重兵拱衛。乃至上陵禮畢。六日之中,董卓對洛陽內外,並二宮掌控,當最為稀松。
  凡上陵禮畢,再無大典。董卓輕易不入深宮。如其所言,“聖人深居以避辱,靜安以待時”。龜縮不出,殺機難覓。
  王允擇此時,行苦肉計。
  可謂老謀深算。
  待蒙混過關。呂布下魚梁臺。轉去園中府邸。
  董卓將東西罼圭苑,皆據為己有。苑中宮殿館舍,稍作改造,分賜親眷家將。另屯兵數千,由心腹愛婿,中郎將牛輔,並義子呂布統領。拱衛罼圭苑,萬歲塢。
  牽馬入府邸,呂布趕去與夫人相見。
  “夫人何故有失?”共入內室,呂布取琉璃耳珰視之。
  嚴夫人耳語相告:“妾亦不知,何時遺失。”
  “哦?”呂布不由壹楞,轉而又問:“為夫有言在先,萬勿輕出。那日,夫人何故執意出園?”
  嚴夫人言道:“只因阿父手書,喚我入寺。”
  “手書何在?”呂布追問。
  “手書在此。”嚴夫人亦知事大,故壹直隨身攜帶。
  細看並無破綻。呂布又問:“何人送來。”
  “門下遊僥,龐舒。”
  “果然如此。”呂布如何還能不醒悟:“必是劫夫人登臺時,趁亂掠去。”
  嚴夫人又問:“既是龐舒所為,因何重回夫君之手。”
  “乃……”確信無人竊聽,呂布遂耳語答曰:“王太仆予之。”
  “王太仆,何以……”嚴夫人忙掩口止呼。似亦窺破端倪。
  “夫人勿驚。此書,是否出外舅(嶽父)之手,待為夫壹探究竟。”呂布已有定計。
  嚴夫人忽道:“薊王。”
  “夫人何意?”呂布仍未覺察。
  “龐舒乃薊王門下。”
  呂布壹時驚疑不定:“莫非,王允所謀,薊王早知。”
  嚴夫人卻未說破:“如夫君所言。待問過阿父,再做計較。”
  “也好。”呂布今夜,註定無眠。
  二崤城,官堡,薊國邸。
  主記蔣幹,正襟危坐。
  下首壹人,正是遊僥龐舒。
  “稟主記,卑下尚有壹事不明。”
  “遊僥且直言。”蔣幹笑道。
  遊僥,“掌僥循,禁司奸盜”。本為門下督鄭泰所轄。門下督盜賊,為諸官府佐吏,掌兵衛,長官出,則帶劍導從,居則巡邏察禁,以防奸盜。
  蔣幹先為耳室主記,乃幕府所立。雖稱門下主記,卻非隸門下署。
  自薊王立幕府南閣,拜許攸為南閣祭酒,蔣幹已為南閣主記。
  於是乎。門下遊僥,壹分成二。守備東郭殖貨裏,輔漢大將軍府,皆更名南閣遊僥。入函園守備,仍稱門下。
  換言之,幕府南閣,便對應薊王門下。便是所謂,幕府與封國並立。俗稱“宮府並立”。
  洛陽吏民,未知詳情。故仍習稱蔣幹,門下主記。實則,謬矣。
  薊國俸祿,屢次擡升。
  以門下署為例。門下祭酒司馬徽為萬石國老。二曹掾,東孝西直,皆為二千石。郭嘉自不必說,先前徐庶自薦,平長城邊患。時薊王與之相約,若能壹戰定邊郡十年無亂,當與郭嘉同領二千石俸。
  二人得償所願,二千及冠。
  門下五吏:賊曹劉翊、督盜賊鄭泰、功曹許靖、主簿孫乾、主記張節,皆為千石俸。
  幕府亦不例外。南閣主記蔣幹,亦食千石高俸。代理洛陽事,亦不顯位卑。
  “如此行事,主公知否?”龐舒道破心憂。
  “我等奉命行事。毋論祭酒、中丞,皆為主公心腹,肱骨重臣。何必見疑。”言下之意,做好份內事即可。至於其他,則無需多問。
  “話雖如此,然茲事體大。”龐舒亦是豪傑,直言道:“洛陽之事,若主公不知。事後怪罪,我等當如何自辯。”
  “遊僥多慮。”蔣幹風輕雲淡,莫測高深。
  “如此,卑下告退。”龐舒言盡於此。
  待其自去,蔣幹低聲言道:“中丞當知。”
  翌日。洛陽白馬寺,後院僧舍。
  翁婿相見。
  呂布取手書視之。
  嚴佛調壹眼掃過,這便言道:“確出我手。”
  聞此言,呂布終得心安。卻難免生疑:“外舅何故弄險。萬壹救之不及,夫人恐性命不保。”
  “奉先可還記,康師留言。”
  “莫為虎倀。”呂布脫口而出。
  “那日,王太仆只身入寺。以密語相告。這才窺破天機。小女曾言:夢見仙人,自降府中,言,某山某樹下,藏金無數,奉先問何山何樹,位於何處,仙人笑而不語,隨風化去。”
  見呂布點頭。嚴佛調又道:“某山某樹,藏金無數。正是萬歲塢中魚梁臺。言指董卓盜鑄小錢無數,積滿樓臺。俗語謂‘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雖不為虎倀,卻必為虎所害。唯有將惡虎除去,方能免禍消災。於是便有此書。”
  讖緯之術,神鬼之言,時人皆深信不疑。何況僧人乎。
  先托夢示警,再有王允登門。
  壹前壹後,因果呼應。嚴佛調自深信不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