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8章 千裏投懷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薊國東西千裏,南北六百裏。有縣二十又七。城邑三百余。
  境內九條大河,三大循環水系。支渠四通,枝津遍地。薊國渠東北至西南,貫穿全境。徑百裏以上大澤:督亢、掘鯉、文安、雍奴。徑十裏以上陂澤,六十又七。十裏以下湖泊池塘,星羅棋布,數不勝數。
  三百余城,有都邑、商邑、匠邑、農邑、馬邑、牧邑、漁邑、關邑、港津,不壹而足。
  安次縣,乃薊國農牧大縣。所產肉禽蛋奶,供應全國。薊國千裏稻作,稻花魚、禾鯉幹,連年豐產。雍陽、泉州等,近海城邑,水產海量上鮮。隨薊國青鹽,日積月累,連連看漲。風幹腌制品,產量陡增。隨商隊販運,風靡北疆、西域。
  海鹽的富余,大大延長了鮮貨的儲存與流通周期。當真壹本萬利。鹽田畝產十六石,即便壹石降至五百錢。獲利亦足稱豐厚。可與水田稻魚二季相媲美。遷居薊國的馬韓島夷,亦漸悉知,薊國大錢的好處。戶有鹽田壹頃,除去雨雪二季,壹年辛勞,足可得四十萬錢。仍作價十萬錢的豪宅,和壹畝萬錢的鹽田,不出三年,輕輕松松,便可將欠債還完。
  飲鮮奶,食湩酪,早成國人日常。
  奶牛之所以能不斷產奶,正因其不斷妊娠。
  奶牛的壹生,大概是這個樣子:
  小母牛,長到十六個月時,發育健全,進入青春期。在人工作用下,很快,這頭處女牛便莫名懷孕。約二百八十天後,母牛分娩。從此時起,便是她的產奶期。
  又過三百天,奶牛停止產奶,休息六十天後,再次分娩。因在二百二十天前,已莫名二次受孕。六十天後,會產下二胎,開始新的輪回。如此反復,歷經七八輪後,奶牛體力衰竭,既被淘汰。廄間,被新的小母牛所取代。
  通常而言。若要產奶,必先產子。
  人畜皆壹樣。
  亦如小母牛莫名懷孕。人工受孕,人畜皆宜。
  後世論證,只需溫度、酸堿適宜,可存活數日之久;即便在體外,四十八小時,存活率亦有七成(70%)。雖說,以上數據,皆來自後世。然,正如大漢宮廷有守宮砂壹般。時下,江湖能人異士,如過江之鯽,多過牛毛。類似“莫名懷孕”之奇技,或有人代代沿襲,亦未可知也。
  可以確定,禁中無人會此奇技。十常侍之所以齊來啼血,哀求皇後施以援手。正因縱觀江湖,當世唯有壹人,深諳“千裏投懷”之術。此人與何後,關系極深。
  事不宜遲。送走十常侍,何後這便傳命:“來人。”
  “奴婢在。”
  “速遣人出宮,將義兄接來壹見。”
  “喏。”須臾,便有車駕出園,往城中接回何後義兄。道人史微,字子眇。其人有道術,與何後自幼相識。先前,皇長子便寄養在史子眇府中。故稱“史侯”。
  過不多久,車駕重入西園,在西邸前停穩。便有身材五短,其貌不揚,尖嘴猴腮壹道士,翩然下落。
  “皇後何在?”環視金碧輝煌,略顯蕭瑟之西園。道人隨口壹問。
  “回稟仙師,皇後已在萬金堂恭候多時。”答話小黃門,曾伴史侯身側,同養在史道人家中。
  “還不速速引路。”
  “喏。”知其秉性,小黃門急忙應承。
  登堂入室。史子眇伏地行禮:“貧道拜見皇後。”
  “義兄請起。”何後自簾後言道:“座。”
  “謝皇後。”
  待其落座。何後正欲開口,忽話鋒壹轉:“義兄可知,所謂何事?”
  “哦?”史子眇掐指壹算:“可是為太子之事。”
  “然也。”何後喜從天降:“世間壹切,皆逃不過義兄法眼。”
  “皇後謬贊。天道無常,紅塵濁世。貧道不過是僥幸參破只鱗片爪。而已。”史子眇言道:“不知貧道當如何相助。”
  “聞義兄自天書習得‘千裏投懷’奇術。不知真否?”
  史子眇壹大壹小,兩只鼠眼中,精光壹現:“只恨未有真龍降世,此術無用武之地。”
  “義兄豈不聞‘麒麟送子’?”簾後何後,嫵媚生姿。
  “嘶——”饒是裝神弄鬼史子眇,亦不由倒吸壹口涼氣:“麒麟在北。無怪皇後欲行‘千裏投懷’。”言語出口,徹齒生寒。然“富貴險中求”。若真能令皇後如願以償,獲利何其豐厚!
  心機百轉,正計較利害。忽聞何後又道:“義兄可有此神通乎?”
  “有。”情急之中,脫口而出。覆水難收。電光石火,史子眇已談笑如初:“事關天家國祚,帝後福佑。貧道,自然有。”
  “當如何施為。”何後喜問。
  “此神通可逆天改命,頗費道行。”史子眇故弄玄虛:“憑我壹人之法力,斷難達成。且還需網羅天下奇珍異寶,通靈神物,以為助力。道法財貨,耗費頗多。”
  “義兄且說來,需折錢多少?”何後開價。
  “足需壹億大錢。”史子眇咬牙出價。
  “可也。”何後難得爽快。
  史子眇血氣沖頂,壹時紅光滿面。
  何後不疑有他,自簾後娓娓道來:“走時,義兄可取三枚琉璃寶鈔帶回。事成之後,自當分文不少。”
  “皇後恕罪。”史子眇坐地還錢:“所謂‘錢能通神’。壹億錢貨,乃為向各路神仙,贖買鼎爐靈寶之用。仙家寶物,概不賒欠。”言下之意,需提前支付全款。
  “原來如此。”事關錢貨大事,何後自當問清:“先前義兄曾言,非壹人能及。不知還需何人相助。”
  壹問壹答間,史子眇已打好腹稿:“皇後可曾聞‘麻姑’之名?”
  “可是‘滄海桑田’、‘東海揚塵’之仙姑。”何後豈能不知。
  據《神仙傳》載,其為女性,修道於牟平東南姑余山。桓帝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時以麻姑喻高壽。稍後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水邊,以靈芝釀酒祝壽之故事。因而後世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然也。”史子眇高深壹笑:“盜采麒麟之菁,非麻姑不可為。”
  “原來如此。”何後雖忍痛割愛,卻也不見兔子不撒鷹:“義兄若能將麻姑請下凡塵,十枚琉璃寶鈔,自當雙手奉上。”
  何後為人,史子眇焉能不知。這便欣然點頭:“可也。”
  與何後約定時日,史子眇這便回府,設壇作法不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