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9章 宴安鴆毒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諸人何在。”王太後,必有此問。
  “掖庭令畢嵐,人在洛陽。越騎校尉曹沖,居於函園。魯相宋奇,今守魯國。”賈文和,答曰。
  見三人皆不在國中。便是輕舟往返,無所耽擱,來回亦足需壹日。王太後,這便定計:“來人,速去洛陽,魯國。”
  “喏。”署長融漓,再去傳命。
  “中丞,且回。”王太後,居高問政:“薊王,知否?”
  王太後非問,薊王知與不知。乃問,是否告知。畢竟,先前董太皇泣求,不告薊王知曉。
  南陽受禪臺上之事,雖未傳至國中。然賈詡,早已預見:“天下皆知,豈獨主公?”
  “善。”王太後,移駕寢宮。
  賈詡,伏地恭送。稍後,起身自去。
  甄都,都亭。
  唯恐甄都帝位,被合肥侯爭先。史侯自出南陽,日夜兼程,直達甄下。驃騎大將軍張濟,親率三千西涼鐵騎,護駕隨行。謂“稍縱即逝”,當可比此行。
  斥候來報,十裏都亭,旌旗蔽日,接車如龍。史侯稍得心安。
  自於受禪臺上,昭告天下。董侯便已坐實,非出漢種。料想此刻,當已傳至甄下。遍傳河北,指日可待。如此,曹孟德,百無禁忌。壹聲令下,可夷董氏三族。家門血仇得報。只需趁勢扶立史侯上位。再廢董侯,除後顧之憂。則萬事大吉也。
  正因窺破時局,又悉知曹孟德,梟雄本質。故,史侯才兵行險著。不等塵埃落定,便急赴甄下。
  所謂“富貴險中求”。莫過如此。
  “臣等,拜見王上。”曹司空,攜文武群臣,列隊恭迎。
  “司空,免禮。”史侯下車相見,如沐春風。欲得百官,大禮參拜。還需名正言順,重登帝位。
  謂“相互投名”,“交割利益”。事已至此,欲行最大得利。於君臣而言,曹孟德需夷董氏三族。史侯要廢董侯帝位。如此,君臣聯手,剪除禍患。如魚得水,二全齊美。彼時,方可交心。
  “請王上移駕。”曹孟德,以禮相待。
  “司空,先行。”史侯,天子之風。
  “喏。”曹孟德,攜百官開道。引史侯,車駕入城。
  過路甄都宮。煙熏火燎,殘桓斷壁。城上城下,血跡未幹。史侯挑簾窺見,心中莫名暢快。此戰激烈,斷難作偽。曹孟德,為求同仇敵愾。不惜命刀筆小吏,勇為先登。事已至此,何言君臣。自絕退路,唯有至死方休。
  曹司空,托言宮城殘破,未及修繕。欲請史侯,屈尊鴻臚寺國賓館。不料史侯,不願繞行,執意入宮。
  聖意難違。
  曹司空遂命人,重開宮門。史侯車駕入宮,止於承光殿前。
  仰望雄殿無恙。史侯意氣風發。此計,謂“喧賓奪主”。又曰“遲恐生變”。若如曹司空,先前所想。先穩住史侯,再三思後行。待河北王命傳來。非曹司空壹人,騎虎難下。
  “擇日不如撞日”。“壹鼓作氣勢如虎”。距甄都帝位,壹步之遙。試想,史侯豈能坐等,形勢急轉,變生肘腋。
  甄都百官,魚貫登殿。三公九卿,無有缺席。便是司徒伏完,亦赫然在列。董氏舉族下獄。董侯被禁禦苑。關東群雄,又奉薊王敕令,遠避甄下,無可來援。朝野上下,遂成曹司空壹言堂。此時忤逆,自尋死路。何況,二董不過入獄,尚未論罪。若被曹黨誣告牽連,坐罪並罰。滿門無存矣。
  伏完焉不知時局。
  如尚書令桓典等,王黨殘余,雖混跡於百官之中。然形單影只,曹黨紛紛遠離,避恐不及。
  便是各為其主。然此時再看伏完、桓典,曹黨亦多,兔死狐悲。
  不等曹司空,恭請。史侯已率儀仗,直奔帝位而去。
  百官心思各異,不時窺看曹司空。見司空,面色如常,不置壹言。群臣,心領神會。
  但凡有人,此時高呼壹聲:王上且慢。
  必然,青史留名。
  奈何,烏鵲巢堂,鴉雀無聲。
  待史侯,自居高位。
  曹司空,朗聲下拜:“拜見王上。”
  群臣跟隨:“拜見王上——”
  “諸位免禮。”史侯居高俯瞰,難掩心神激蕩。
  坐等百官,各就各位。史侯,居高言道:“先帝,中道崩殂。傳位叔父,再傳於朕。賊臣董卓,篡權亂朝,妄行廢立。才有今日之禍。叔父江東傳書,董侯乃出(董)太皇,非先帝血嗣。朕,驚怖惕息,‘涕零如雨’。‘疾痛慘怛(dá)’,‘無以復加’。”
  言及此處,史侯淚灑當場。非出虛情假意,乃因切膚之痛,委屈至極。
  “王上,節哀。”曹司空,亦面露悲容。
  “幸賴,‘天變不空(天生異象,必有原因)’,祖宗保佑。”史侯振奮續言:“君臣勠力,方有今日,撥亂反正。”
  “王上,明見。”曹司空,領群臣再拜。
  見機已到,史侯語透殺氣:“董氏逆亂,董侯篡漢,罪不可赦……”
  “稟王上。”曹司空,適時進言:“不赦大罪,不可輕慢。宜交有司考問,必有定論。”
  “善。”史侯從諫如流。正如曹司空所言。若草草行事,恐為薊王所忌。何況,日前薊王傳書,董氏有罪,天子無辜。
  不審而殺,必落人口實。薊王焉能不罪。若惱薊王,河北立帝。史侯追悔莫及。心念至此,亦自知,操之過急。
  朝議,權且作罷。史侯傳命,大開宮宴。犒賞百官,接風洗塵。
  言行舉止,反客為主,以漢帝自居。
  曹司空,俯首聽命。百官,各自驅從。
  舞樂升平,其樂融融。
  曹司空請命。驃騎大將軍張濟,率軍入宮。拱衛皇庭。
  史侯,渙然冰釋,樂見其成。
  話說,三千西涼鐵騎,接管宮禁。史侯,當可安枕無憂。
  張濟率兵入宮,大勢定矣。
  冷眼旁觀,曹司空與史侯,壹問壹答,君臣默契。便是杯中美酒甘霖,司徒伏完,亦如毒藥穿腸。
  殊不知,曹孟德乃行『請君入甕·宴安鴆毒』之計也。
  語出《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原意貪圖享樂,不啻飲鴆自盡。用在此處,乃指曹孟德,虛情假意,先安史侯之心,以待後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史侯,起身罷筵。
  曹司空,領百官恭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