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8章 四海英雄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荊州劉巴。”袁紹答曰。
  “此何人也?”合肥侯竟不識。
  袁紹窺芴上蠅頭小楷,娓娓道來:“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少知名,年十八,為郡吏。荊州牧劉表連辟,及舉茂才,皆不就。恐為表所恨,遂遠適交阯,更姓為張。因與交阯太守士燮計議不合,乃由‘牂牁道’去,為劉繇座上賓。巴祖父曜,蒼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蕩寇將軍。”
  “祖為蒼梧太守。父為江夏太守。”合肥侯這便了然。此二處,皆是東吳心腹要害之地。
  “正是。”袁紹答曰。
  “可是宗室。”合肥侯又問。
  “未曾聞也。”袁紹如實作答。
  “此人何在。”不是宗室亦無妨。
  “正在城中。”袁紹奏曰。
  “速,請來壹見。”茲事體大,合肥侯需驗明正身。
  “喏。”
  稍後,便有儒服高士,入殿覲見。
  “庶民劉巴,叩見陛下。”名士自風流。
  合肥侯見之甚喜:“免禮,賜座。”
  “謝陛下。”
  “出漢室乎?”合肥侯先問。
  “乃烝陽單家。”劉巴速答。
  “聞,與士燮計議不合,可有其事乎?”合肥侯再問。
  “確有此事。”劉巴再答。
  “願聞其詳。”合肥侯必有此問。若果與士燮交惡,焉能再為使。
  原來,有建寧豪帥雍闿,前漢什邡侯雍齒之後,常通商往來,為士燮座上賓。慕名來訪,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雍齒因忿恚(huì)。翌日自去,於士燮當面,言及此事。
  士燮遂謂巴曰:“雍闿恩信著於南土,雖實武人,敬慕足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稍微禮賢下士)。”
  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所謂“計議不合”,原來如此。
  合肥侯笑道:“士燮必有籠絡南中大姓之心。”
  “陛下明見。然‘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南中大姓,聚眾障道,不服王法。幸有薊王,安定嶺南,鑿穿內外水路。又使治粟、水衡二尉,巡遊枝津水路。壹眾宵小,不敢恣意。然若待結好州郡長吏,暗通關津守將,禍心暗藏,久必成害。”劉巴果有遠見:“故不與其相交。”
  “然‘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合肥侯遂以心腹事相托:“朕欲以燮綏南土,督七郡。可為使乎?”
  “南土無憂矣。”劉巴肅容下拜:“敢不從命。”
  合肥侯大喜,遂封劉巴為尚書。持節,出使交州。
  自曲阿乘舟南下。數日已達龍編。
  馳入太守府,賜燮璽書曰:“交州絕域,南帶江海,上恩不宣,下義壅隔,知逆賊劉表又遣賴恭、吳巨,窺看南土,今以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趾太守如故。”
  宣畢,士燮並未領命。
  待屏退左右,劉巴耳語相問:“名府,何不領命?”
  士燮答曰:“今天下三分,叔侄各立。燮素愚鈍,未識正朔也。”言下之意,叔侄三人,各立為帝。究竟奉主何人,事關身家性命,不可不慎重。
  士燮所慮,自不出劉巴所料。這便暗授機宜:“何不輕舟北上,求問貴人?”
  “嘶……”劉巴如此露骨,反令士燮生疑:“子初,何出此言?”
  劉巴壹笑高深:“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王莽非劉而王,天下共擊之。自黃巾亂後,朝政日非。交州遠距中原,相隔萬裏。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壹郡,疆場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融保河西,曷以加之(便有如竇融保全河西之功勞,又怎能與您想比呢)?
  且府君,身本名儒,兄弟四人,擁兵據郡,嶺海歸心。中原喪亂,劉焉、劉表皆窺南土,若於此時,以甲兵之力,循趙佗之跡,連橫東吳,庶幾比美桓文哉(可比春秋五霸之齊桓公、晉文公嗎)?”
  “好壹個‘以甲兵之力,循趙佗之跡’。”士燮反駁:“若為趙佗,大禍至也。”若如趙佗,自立為王,薊王必傳檄天下。親提百萬大軍,渡海來攻。大禍臨頭,死期不遠。
  “明府,只知其壹,不知其二也。”劉巴諄諄善誘:“豈不聞王子師,狐虎之威乎?”
  “原來如此。”士燮這便醒悟。乃是假合肥侯之威,行擁兵自重之舉。轉念壹想,又覺不妥:“既如此,問計吾妹,又是何故?”
  “竊以為,薊王亦樂見事成。”劉巴語出驚人。
  “薊王欲天下大亂乎?”士燮焉能不驚問。
  “非也。”劉巴答曰:“猛虎群狼,四海英雄也。”
  士燮似有所悟:“可比客卿孫破虜乎?”
  劉巴慨嘆:“《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壹致而百慮’。便如今之時局也。”
  “果然‘王治相,相治官,官治吏,吏治民’。”士燮終是醒悟。
  事不宜遲,這便遣使北上。問計士貴人。
  薊王宮,北宮瑞麟閣。
  收長兄手書,士貴人心領神會。這便轉呈夫君當面。
  劉備觀後笑問:“元舅,何有此見?”表情頗多意外。
  士貴人答曰:“聞,乃名士劉巴,暗授機宜。”
  劉備慨嘆:“劉巴,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難獨任也。”正如賈詡、李儒,等眾謀主。普天之下,唯我薊王,知人善任,廣闊胸襟。否則必為庸主所忌,難得善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宿命使然。
  “夫君明見。”士貴人眸中情深似海。
  “回書元舅:可行。”
  “喏。”
  得薊王首肯。士燮遂擇吉日,沐浴焚香,於大庭廣眾之下,領吏民奉詔。拜綏南中郎將,領交趾太守,董督七郡。
  後燮遣吏張旻,奉貢詣南京。是時,天下喪亂,道路斷絕。而燮不廢貢職。合肥侯特復下詔,拜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至此,江東四郡,並南州四郡,皆奉合肥侯為主。
  時局趨於明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