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4章 余毒未了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大將軍府,外松內緊。
  這幾日,仍時有賓客上門。接人待物。流香主簿自有風儀。長史、從事中郎,亦有大才。何須劉備出面。
  薊王深居簡出。修身養性是其壹。七如夫人日漸臨盆是其二。
  宮中內外。朝堂上下。左右鄰裏。皆不疑有他。
  若非好友曹操登門拜訪。
  薊王亦不會輕易見客。
  二人見面之處,卻非前堂。府中禦賜采女,領曹操沿曲廊入中庭。登臨三樓書房。
  本以為累日痛飲縱情。薊王必臉似刀削,眼窩深陷,容貌不復先前。
  豈料今日相見。薊王豐神如玉,光華內斂。中氣十足。氣度雄渾更勝先前。
  曹操不禁贊道:“玄德果非常人也。”
  “多日不曾出府。倒讓孟德兄見笑了。”劉備微微壹笑。自家人知自家事。其中兇險,又豈為外人道哉!
  “玄德以後作何打算?”
  “待朝堂事了,我便上表,返回封國。先前只有臨鄉壹縣之地,如今六縣為國,許多事皆需我親力親為。斷不可假手他人。”
  “玄德功成名就。真是羨煞旁人。”曹操笑嘆。
  “封地越廣,重擔越大。以前轄地三百裏,能活百萬民。如今轄地千余裏,卻不知能活民千萬否。”
  “千萬國民,乃我大漢二成人口。”曹操的表情已說明壹切:“有壹事,操始終未明。不知玄德,可否賜教。”
  “孟德但說無妨。”
  “編戶齊民,對玄德來說,究竟有何特別。時下蓄奴成風。為何偏偏玄德,恥於蓄奴。”
  “孟德可知,寰宇內外,有多少與大漢朝相若的編戶齊民?擁有大漢的風儀,大漢的氣度,大漢的豪勇,大漢的奔放,大漢的廣識,大漢的好惡。”壹句話,大漢的三觀。
  “操未知也。”
  “鳳毛麟角,絕無僅有。”劉備斷然搖頭。
  比起那些生活在奴隸制王朝下的,黑暗時代的奴隸和奴隸主們。封建王朝下的大漢子民,每壹個都是珍貴無比的‘文明的火種’。
  他們將潛移默化的,同化掉那些來自域外,被稱為‘四夷’的化外之民。
  “所以,我們最珍貴的,並引以為豪的,大漢的壹切。皆承載在千千萬萬個,大漢子民身上。”
  “文明的火種。”曹操似乎理解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備笑道:“而我輩,便要確保大漢薪火相傳。照亮整個黑暗的世界。”
  “玄德之見,我不及也。”曹操拜服。
  “我大漢自立朝之日起,便兼容並蓄,包羅萬種。越人內遷,胡人內附。羌人東歸。若無巨變,不出百年,皆入我族。再並西域,引帝國西顧。掃平寰宇,指日可待。”劉備在給曹操的世界觀,進行二次啟蒙。
  至於能領悟多少,且看曹孟德的造化了。
  待劉備為其解惑,曹操這便道明來意。
  “玄德西行前,與我聊起梁冀金山。操任洛陽北部尉時,麾下有壹人,對大將軍梁冀之事,知之頗多。此人我已尋到,玄德若得空閑,可與我同去拜訪。”
  劉備淫藥雖解,余毒未消。寧姐姐留下藥方,讓劉備潛心靜養,施藥足月,不可妄動。
  這便只能婉拒。
  “郡國初立,諸事纏身。實在不得空閑。孟德何不自去。”
  “也罷。待我探得消息,再來告知玄德。”曹操起身告辭。
  劉備隨口壹問:“此人姓甚名誰?”
  “秦宜祿。”曹操脫口而出。
  “咦?”此人劉備似有印象。或是歷史上的有名人物。
  “梁伯玉,秦宜祿。”劉備反復念叨二人之名。似有所悟:“大將軍梁冀之子,若真被秦太倉所收養。改姓秦,亦是理所應當。”
  “我亦是如此想。”曹操欣然點頭。
  “如此,便勞煩孟德代為走壹趟。”
  “告辭。”
  “不送。”
  送走曹操。安若素這便上來為劉備敷藥。
  此方稱:“加”。由內服和外敷,兩劑方藥組成。
  加,助力也。
  亦有女用藥方稱“約”。
  約,纏束也。
  合稱“加約”。先加而後約,古亦有之。
  此方見於前漢《雜療方》、《養生方》。
  加,專供男性“壯陽”;約,則使女子“滋陰”,且內服外用,樣樣齊備。
  內服,多為滋補強壯之藥劑。
  外用,則有藥液外洗,藥巾外擦和陰內用藥等。多屬刺激性藥物,多在性起後除去。
  除此之外,寧姐姐還手書“合氣之術”,輔助劉備拔毒。
  合氣類似雙休。
  合氣前,劉備施以“加”藥。與他合氣的女子,則施以“約”藥。
  然後再行合氣,則事半功倍。
  於是此藥方,合稱:“約加合氣方”。乃是太平道頂級房中術。
  話說,歷朝歷代,古往今來。癡迷房中術的帝王,又何止成帝壹人。
  時下春藥和房中術,與道家煉丹密切相關。
  《後漢書》所載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等方士,曉“禦婦人術”。“或飲小便,或倒懸”。
  所謂“飲小便”,便是喝“回龍湯”。
  在魏、晉、南北朝時,頗為流行。亦流行“男女合氣之術”,而加以“服食閉煉”。
  “服食”即“服石”。又名“五石散”、“五石更生散”、“寒石散”。
  “通鑒註言寒食散蓋始於何晏,又雲煉鐘乳、朱砂等藥為之。言可避火食,故曰寒食。”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千金翼方》中亦有“五石更生散”。列其主要成分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礦等五石。
  《本草綱目》於“鐘乳石”、“石英”、“石脂”條皆雲:“益精益氣,補不足,令人有子,久服輕身延年。”
  《全晉文》王羲之帖亦有雲:“服足下五色膏散,身輕行動如飛也。”
  《太平廣記》亦載:“後魏孝文帝時,諸王及貴臣多服石藥,皆稱石發。”
  除去能使人“長生不老”,史書亦有載“服石”之副作用。
  如《晉書·哀帝紀》:“服石過多,遂中毒,不識萬幾。”《晉書·賀循傳》雲:“服寒食散,露發袒身,示不可用。”
  諸如此類。
  寧姐姐解慎恤之毒。無非二法:敗火,拔毒。
  敗火為消勢。以阻劉備血崩而亡。三副藥劑,密室壹夜乃成。
  此後便要行拔毒。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拔除余毒,需循序漸進。非壹日之功。
  藥方中特別註明。純陰合氣最佳。意思是說,須未經人事的處子。
  故從安氏姐妹始。安若素、安若水、安若夢、安若塵,分別與劉備合氣,為其拔毒。
  悉心服侍劉備擦敷外加,又飲下內加。
  先行施過內外約藥的安若素,藥效已發。眉眼如絲,氣若幽蘭。
  再將壹巾白綾墊在身下,眸中春水這便霧化。
  ‘抽’絲去病,‘拔’毒療傷。
  已道盡其妙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