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7章 金山可換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生在洛陽,葬在北邙。
  《詩》雲:“遂立臯門。”註曰:“王之郭門曰臯門。”《漢官儀》又曰:“十二門皆有亭。”是故,“臯門亭部,為負郭地也”。
  臯門亭,便在洛陽西北,北邙山下。臨大道,後為街亭。
  宋氏舊塋,又添新墳。奈何草草薄葬,除曹操離京時,代為祭奠。幾無人為念。更加宋氏,滿門伏誅,家門絕嗣。乃禁中黃門,合錢收葬。少有陪葬明器,雖無人守墓,亦無人惦記。
  不料今夜,竟被人發丘。
  發丘之人。正是,死裏逃生,濦強侯宋奇。
  父、弟,家小,皆下獄飲藥死。宋奇,親眼得見。不料太平道,手眼通天,宮中內應,暗換鴆毒。救下宋奇壹命。唯有宋皇後,死因不明。才有宋奇,開棺驗屍。
  宋奇依次開棺。父、弟家人,屍身俱在。死不瞑目,淒慘難言。
  待發宋皇後墳丘。徒見薄棺壹具,明器皆無。宋奇悲從心起,淚流不息。
  宋氏飛來橫禍。只因宋皇後無寵,而居正位。故後宮眾多幸姬,共譖毀。天子初雖不信,卻也日漸疏離。更加,中常侍王甫,枉誅勃海王劉悝及王妃宋氏,宋王妃,乃執金吾宋酆之妹,宋皇後之姑。王甫恐宋皇後怨恨,於是,“壹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與太中大夫程阿,共構言皇後,“挾左道祝詛”,帝信之。光和元年,策收璽綬。宋皇後,自致暴室,以憂死。
  皇後暴斃。中常侍王甫等人,再無掣肘。於是構陷宋皇後父及兄弟,皆為祝詛同謀。並被誅。
  天子薄情。可憐大漢帝後,草草下葬。
  強忍悲憤,宋奇強行開館。
  棺中女屍,雖蓬頭垢面,死相淒慘。然宋奇只眼可辨,非是親妹,宋皇後。不過尋常壹宮女。試想,能被選為皇後,必品貌俱佳,超然絕倫。豈是庸脂俗粉,能夠冒充。何況,兄妹之間,親情羈絆。豈不辨真身。
  待驗明正身。宋奇涕泗而笑。天可憐見。
  “皇後未死。”天下壹肆。聞宋奇所言,大賢良師,亦難掩驚訝。話說,命宮中內應,暗救宋奇。大賢良師,乃為天下布局。宋奇出身名門,行走禁中內外,私交廣泛。由其暗中相助,太平徒眾,蟄伏京師,當可萬無壹失。
  “正是。”宋奇神情堅毅,恨意深藏。
  大賢良師,斟酌言道:“君侯可知,太倉蟾宮?”
  “略有耳聞。”宋奇乃洛陽貴公子,豈不知京師隱秘。
  大賢良師,遂以舊事告知:“桓帝竇皇後,禦見甚稀。帝所寵,唯采女田聖等九人。永康元年冬,帝寢疾,遂以田聖等九女,皆為貴人。及崩,無嗣。竇皇後,為皇太後。太後素忌忍,積怒田聖等。桓帝梓宮,尚在前殿,絞殺田聖。又欲盡誅諸貴人。中常侍管霸、蘇康苦諫,乃止。”
  宋奇答曰:“竇皇後,非忌忍而積怒田聖。乃因先帝遺詔,兄終弟及。田聖等九女,具伴駕在側,皆可為證。故大將軍竇武,假太後之命,殺之滅口。”
  “然也。”見宋奇不做遮掩。大賢良師,亦相告實言:“田聖等九女,雖未死,卻不知所終。君侯可知,九貴人,今何在?”
  “未可知也。”宋奇心中壹動:“莫非,隱在蟾宮。”
  “然也。”大賢良師言道:“若皇後未死,恐亦隱上蟾宮。”
  宋奇冥思苦想,漸有所得:“聞越騎校尉曹沖,常往來太倉。其兄曹節,為大長秋。掖庭令畢嵐,乃出曹節門下……”
  宋皇後被廢,自去暴室。暴室為掖庭令所轄。掖庭令,掌後宮貴人采女事。秦時名永巷,武帝太初元年,改為掖廷,時“婕妤以下皆居掖庭”。今漢析分為二。設掖庭、永巷二令。
  “曹節權傾京師。君侯需謹慎行事。”大賢良師,好言提醒。
  “多謝大賢良師。”活命大恩,宋奇無以為報。
  洛陽西郭,大長秋曹節府。
  “何人投刺。”曹節,頤指氣使。
  “扶風侯殷。”心腹,諂媚作答。
  “不見。”曹節拂袖言道。籍籍無名之輩,豈為大長秋座上賓。
  謂“得人錢財,與人消災”。心腹黃門,又進言道:“侯公子言,‘廣寒蟾,刺上金’。唯大人可辨也。”
  “哦?”曹節遂取名刺壹觀。刺上之名,果是金色。迎光細看,指甲勾出。竟是金粉所書。
  “果然‘刺上金’。”曹節,齜牙壹笑:“且請來壹見。”
  “喏。”心腹如臨大赦。
  少頃,便有壹貴公子,登堂入室。
  “扶風侯殷,拜見老大人。”
  “嘶——”四目相對,曹節已認出來人。
  這便屏退左右。耳語相問:“君侯,所為何來?”
  “皇後何在。”宋奇,直言相告。
  事已至此,曹節亦不隱瞞:“君侯既言‘廣寒蟾’。何必多此壹問。”
  “乞老大人,赦皇後歸。”宋奇,伏地乞告。
  曹節,伸手相扶:“既入蟾宮,必行折桂。君侯,當知。”
  “乞‘贖為庶人’。”宋奇,欲為宋皇後贖身。
  “這……”曹節,不置可否。
  宋奇言道:“世人皆知,我兄妹二人,具亡。若贖為庶人,又豈敢聲張。”
  “不知,贖錢幾何?”曹節,俯身下問。
  “梁冀金山,可乎?”
  曹節老眼,壹閃貪念:“君侯,莫非笑譚。”
  “名刺為證。”宋奇,言之鑿鑿。
  曹節,又取名刺相看。刺上金光閃閃,正是銷金之粉。
  梁冀金山,藏於菟園。洛陽京師,早有風傳。更有銷金兔,為遊商所窺。梁冀不惜株連滅口。先帝亦曾,假除菟園樓臺,命人挖掘。卻壹無所獲。莫非,宋奇,當真窺破天機。
  且京師皆知。待梁冀伏誅,抄沒家產,“合三十余萬萬,以充王府,同減天下稅租之半”。更有風傳,另有梁冀金山,“同為天下稅租之半”。
  換言之,梁冀金山,亦“合三十余萬萬”。
  如此巨財。又豈不抵,宋皇後之身。
  心念至此,曹節這便言道:“金山可贖。”
  “謝老大人。”宋奇,以頭觸地。
  曹節亦心生憐意:“君侯,毋需多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