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老三,妳醒了沒?” 清晨的壹聲呼喚讓壹夜未睡的李子榮意識到自己必須正視眼前這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34章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司禮監 by 傲骨鐵心

2021-1-11 23:18

  田爾耕是怎麽知道他的揭貼遞上去壹定會落在張誠手裏呢。
  這是良臣給把的脈。
  他也沒到處瞎打聽,直接叫陳默去宮外張誠的私宅送禮,然後從張誠的掌家口中得知張公公今日當值。
  於是,田爾耕在合適的時機將合適的貼子遞到了合適的人手中。
  揭貼肯定不能落在孫暹手裏,這位孫公公和東林黨關系不壹般,王安就是這位名下。要是叫孫公公給拿到,良臣相信不但萬歷看不到這份揭貼,連帶著田爾耕也要吃大掛落。
  當然,這貼子也不能落在金忠手裏,因為都知道金公公和東林不和,所以要是由金忠上遞,不免有誣陷打擊之嫌。
  “中立”的張誠是不二人選。
  作為無黨派人士,張公公上遞,那是公心本職所在,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宮裏消息很快傳出來了,皇帝大怒,責司禮秉筆張誠至內閣質問首輔葉向高,責令葉向高馬上派員督查此事。
  聽說,皇帝發了大脾氣,稱福清相公要是不管,皇帝就要動詔獄。
  在此情形下,葉向高不敢不從,當即指令都察院徹查此事。
  不過都察院派出的幾員禦史在調查過壹番後,卻以察無實據上奏。
  萬歷壹氣之下,派員再察。
  這次派出的是禦史劉光復。
  劉光復親自到通州李家老宅實地察看,又去大裕山壽宮堪探,最後上報皇帝,查明李三才盜取皇陵木二十二萬根用於營建私宅。
  奏本泄露後,舉朝嘩議。
  ……
  “二十二萬根巨木,這是要建紫禁城麽?”良臣莞爾而笑,“那劉光復真能瞎說。”
  “非瞎說,有據,劉禦史可是有真憑實據的。”李永貞壹本正經。
  良臣問道:“有什麽據?”
  “公公真要知道,大可拆了李家宅子來看嘛。”李永貞笑了起來。
  良臣也笑了。
  劉光復是浙黨,浙黨又是東林的死對頭,沈壹貫在任時可是把東林整的不輕,如今得了機會,哪能不往死裏整李三才呢。
  二十二萬根皇陵木肯定是誇張的不能再誇張了,據田爾耕手下探察,用於通州李家老宅的皇陵木最多不會超過十萬根,並且這還是將那些小木頭也算上的。
  到了劉光復這倒好,小木都變大木,張口就是二十二萬根,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不過到底多少根,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三才真的“買”了皇陵木。
  哪怕是壹根,他都是偕越。
  京裏達官貴人買皇陵木的多的是,那是無人追究,壹旦較真,事情就大發了。
  “開山元帥,托塔天王這壹回日子不好過了。”良臣心情大愉,總算是給東林添了堵,扳倒李三才有他魏公公大功。
  “開山元帥、托塔天王?”李永貞張了張嘴,這是從何說起的。
  良臣嘿嘿道:“李公公肯定看過水滸吧。”
  “當然。”李永貞點了點頭,“是本好小說。”
  “李公公不覺得這東林黨和那梁山上的賊寇有些相似麽,都是結黨,自有座次。”良臣搖頭晃腦,“若無李三才淮撫之權勢,之錢財,又豈有東林之今日。所以,咱家說他是東林黨的晁蓋。”
  “朝中的大事,到了魏公公這裏,竟成了綠林故事,有趣。”李永貞失聲而笑,“那既然李三才是晁蓋,誰又是宋江呢?……難道是無錫那位?”
  “顧憲成當不起這個宋江,其人有才無品,有學無問,倒是福清相公有這個資格。”不是良臣看不起顧憲成,這位確是東林元老,開山祖師,不過真做不得宋江。
  誰是宋江,二叔早給欽點了。
  “葉閣老麽……倒是個及時雨。”李永貞贊同良臣的看法,東林黨內除了葉向高,沒有誰有這個資格當宋江了。
  二人四目交對,會意壹笑。
  “不過魏公公這麽壹比,可把東林黨比成好漢了。梁山壹百零八將在民間名聲可是不錯,要照魏公公這麽形容,我等豈非是高俅、童貫輩?”
  “打家劫舍吃人的好漢,還是替天行道忠於朝廷的好漢?”良臣不以為然,“李公公熟讀經史,這小說故事怕不會當真了吧。”
  “那倒也是。”
  李永貞如何不知那梁山好漢實是群盜,殺人越貨,攔路山大王,甚至黑店宰人弄什包子,從上至下,細壹數來,能有幾個好人。
  “這裏是南鎮田鎮撫搜羅的有關李三才貪臟枉法的證據,且交給李公公了。”良臣打開抽屜,很是鄭重的將壹堆材料遞給了李永貞。這也是他約李永貞前來的目的。
  李永貞接過,隨手拿起幾張來看,爾後放下,微壹點頭:“田鎮撫倒是用心了。”
  “且看李公公如何落井下石了。”良臣饒有深意。
  李永貞輕聲壹笑:“魏公公放心,這壹次,托塔天王不走也得走了。”言畢,低聲道:“魏公公於此事出力甚大,是否使中外皆知?”
  “這個嘛……”
  良臣頗是動心,扳倒李三才大功論在他身上,反東林急先鋒便順理成章,於五黨之中有大名望,於將來有大好處。這也是他壹開始的動機。
  然,再三思慮後,他搖頭對李永貞說了句:“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為何不留功與名,因為他魏公公抽不得身了。
  ……
  次日,楚黨中人、郎中邵輔忠彈劾李三才表面上是忠臣其實是個大奸賊,表面上正直,實質上狡猾,列舉他貪汙、虛偽、險惡、專橫四大罪狀。禦史徐兆魁接著彈劾,壹天之內,彈劾李三才貪臟枉法的奏本達到二十六件。
  本就被皇陵木之事弄得灰頭土臉的李三才大驚失色,連忙上本為自己辯護。
  五黨突然大動作,東林黨人自是要救李三才,紛紛上疏力駁。給事中馬從龍,禦史董兆舒、彭端吾,南京給事中金士衡相繼為李三才申辯。
  遠在無錫的顧憲成嗅到鬥爭不妙氣味,急忙寫信給葉向高,力稱李三才廉直,要葉向高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李三才。之後,顧憲成又寫信給吏部尚書孫丕揚,請求為李三才正名。
  哪知東林黨人、禦史吳亮見了顧憲成兩封信,覺得對李三才有利,便把兩信抄到邸報上。結果,齊、楚、浙三黨壹下打了雞血,矛頭轉攻顧憲成以壹介布衣之身幹預朝政。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