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九十四章 讓路放行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10

  “西南方向?”
  洪承疇和侯方域猛回頭,便看到西南方向的海岸邊,緊挨著潮河大營的那座烽火臺上已經燃起沖天狼煙。
  “怎麽回事?”
  “難道明軍去了浮河口?”
  洪承疇臉色瞬間垮下來。
  如果說明軍去了浮河口,那他們在潮河口的布置就全白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侯方域更是十分失態的大叫起來,“崇禎除非是個傻子,否則明軍絕對不可能跑去浮河口。”
  相比潮河,浮河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浮河的河面很狹窄,遠不如潮河的河面寬闊。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壹點,那就是浮河的上遊連接著大運河。
  換句話說,明軍沿著浮河的河道進兵,最終就壹定會推進到大運河沿線,然後就要面對遍布大運河兩岸的無數銃臺。
  潮河兩岸的銃臺就要少得多。
  “搞錯了,這壹定是搞錯了!”
  侯方域繼續嘶吼:“壹定是有人搞錯了。”
  洪承疇沒有理會侯方域,烽火傳訊有著嚴格的規定及機制,怎可能搞錯?只有對烽火傳訊機制壹無所知的門外漢才會懷疑點錯烽火。
  但是烽火傳訊只能傳遞壹個籠絡的消息,那就是西南方向的某個地點發現了明軍主力又或者遭受了明軍主力的攻擊,至於具體是哪個地點遭到了攻擊,還有明軍有多少兵力?這些就只能等待後續到達的急遞。
  但是有壹點卻要事先準備好。
  當下洪承疇匆匆下了烽火臺。
  又吩咐洪大:“洪大,擊鼓聚將!”
  “再遣飛騎通知沙河口及樂亭大營駐軍,即刻前來潮河口大營匯合!”
  無論明軍去了浮河口還是大沽口,駐紮在潮河口、沙河口還有樂亭大營的八旗漢軍以及綠營兵都必須得緊急馳援。
  ……
  然而明軍既不在浮河口,也不在大沽口。
  此時明軍主力剛剛走到小清河口,距離浮河口還有三百裏,距離大沽口更是還有足足四百裏之遙,最快也要三四天。
  “停!”崇禎示意冰爬犁停車。
  駕車的明軍便趕緊用力踩下冰刀。
  冰刀便立刻在冰面劃出壹道深深的劃痕。
  壹陣刺耳的嘎吱聲響過,冰爬犁穩穩的停在了冰面。
  崇禎走下冰爬犁,又在高起潛等幾個太監以及兀把炭等幾十個禁衛軍的護衛下來到小清河口的建奴烽火臺邊。
  這是壹座夯土的烽火臺。
  高度大約為兩丈,形制極其簡陋。
  烽火臺的夯土墻上還殘留著彈孔。
  這些彈孔顯然是第壹鎮的步兵所留。
  但是被擊斃的幾具建奴屍體已經被移走。
  第壹鎮的其中壹個輜重營正在搶修營壘。
  說是營壘,其實就是三個呈品字形分布的防禦銃臺。
  三座銃臺修成之後,將會有壹個總288名新軍留下。
  “萬歲爺,這是小清河。”高起潛指著前方河口說道,“過了小清河,便是大清河,溯大清河而上,可以直達大運河。”
  崇禎默默點了下頭,等黃河下壹次改道。
  世上就再不會有大清河,而只剩下黃河。
  不過,此時距離黃河下次改道還早得很。
  因為潘季馴的束河攻沙,還是卓有成效。
  ……
  洪承疇很快就得到了詳細的軍情。
  駐守浮河口大營的尚可喜派了胞弟尚可義前來稟報。
  “洪部堂,最先遭受明軍攻擊的是淄水河口烽火臺,接著是小清河口的烽火臺,現在估計已經打下大清河口烽火臺。”尚可義沈聲道,“明狗動用了大量的騾馬以及冰爬犁,因而推進的速度極快,壹天就可以走上百裏!”
  “這麽說,明軍是沿著海岸線壹路北進?”
  “並沒有沿著淄水或者小清河深入青州府境內?”
  洪承疇心神稍定,因為他發現明軍的最終目標仍可能是潮河口,無非就是進軍的線路從直線改成沿著海岸線的曲線。
  侯方域也是松了壹口氣:“洪部堂,我說什麽來著?明軍的目標壹定是潮河口,也只能是潮河口,崇禎除非是瘋了,否則絕對不可能選擇浮河或者衛河,更不可能走陸路,所以我們只需要在潮河口以逸待勞。”
  洪承疇卻不敢做出如此武斷的判斷。
  沈吟片刻,洪承疇又問:“尚可義,妳們確定明軍真有十萬人?”
  尚可義道:“回稟洪部堂,十萬人只多不少,而且還有至少三萬頭騾馬外加上萬架冰爬犁,在沿岸的冰面上延綿足有十數裏長,噢對了,還有上萬的騎兵!”
  “這麽說,真是明軍主力。”洪承疇點點頭,又道,“不過明軍不走直線抄近道,卻偏要沿著海岸線去繞遠路,究竟有何意圖呢?”
  “洪部堂,我不是說了麽,明軍目標肯定是潮河口。”
  侯方域斷然說道:“所以不要被崇禎的表面文章迷惑。”
  洪承疇皺眉說道:“可是侯參軍妳想過沒有,如果明軍繼續沿海岸線往前推進,很快就會推進到浮河口大營,屆時浮河口大營的駐軍是守還是讓?還有我們潮河口大營以及另外三座大營的駐軍要不要前往增援?”
  沿著北海的海岸,清軍壹共設了五座大營,從南至北分別是浮河口大營、衛河口大營、潮河口大營、沙河口大營以及樂亭大營,其中任何壹座大營遭到明軍的攻擊,另外四座大營的清軍都要立刻增援。
  這個計劃本身沒任何問題。
  因為洪承疇的這壹防禦部署的宗旨就是拖住明軍主力,讓雙方形成僵持,所以在潮河口僵持跟在浮河口僵持沒有區別。
  但現在的問題是,清軍在潮河口設了埋伏。
  如果能把明軍引到潮河口,無疑是最好的。
  這壹來,浮河口就不能守,必須讓路放行。
  所以洪承疇心下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讓出浮河口。
  侯方域卻沒有壹絲的猶豫,果斷的說道:“讓開浮河口,讓定南王率軍後撤到浮河上遊的滄州附近,其余各營之守軍也不必去增援!”
  “如此壹來,縱然崇禎真的得了失心瘋,非要走浮河水路也沒什麽問題,定南王大軍在滄州堅守三五日,衛河大營之援軍就能趕到,再過數日其余之各營也能趕到,如此仍可以依托大運河兩岸之銃臺群與明軍展開長期對峙。”
  說到這壹頓,侯方域又道:“當然這只是最極端的情形,但是下官以為崇禎絕不會如此愚蠢,放著潮河水路不走卻非要走浮河水路。”
  洪承疇必須承認侯方域的分析很有道理。
  當下洪承疇便吩咐洪大說:“阿大,遣飛騎通知定南王,立即放棄浮河口,後撤至滄州附近,並依托浮河上遊河道搶修銃臺。”
  “嗻!”洪承轉身匆匆離去。
  ……
  次日,明軍前鋒騎兵鎮臺便進至浮河口。
  浮河,西接運河,經東光、黃驊至北海,差不多就是今黃驊市的南排水河,河道既不寬也不夠深,通航能力極為有限。
  但是結冰後當成“高速公路”就很好用。
  明軍輜重部隊的冰爬犁可以沿著這條“高速公路”直達運河,然後再沿著運河“高速公路”壹路北上直達北京。
  所以,從理論上講,明軍還是有可能沿浮河進軍。
  這也是洪承疇要在浮河河口設立壹座大營的原因。
  此刻,胡國柱就跨馬肅立在建奴浮河大營的轅門外。
  建奴現在真是全方位學習大明,而且學得非常徹底,修築的軍營壹律都是銃臺,就是壹個個銃臺組合成為軍營,互相獨立,但是又能互相支援。
  總共二十多個銃臺,可能是因為走得急,所以沒來得及破壞。
  不過胡國柱也已經是個身經百戰的宿將,所以還是派出斥候騎兵進入每個銃臺仔細的檢查了壹遍,以免有埋伏。
  很快又有斥候回報:“總鎮大人,浮河上遊十多裏外發現建奴,至少有上萬人,攜帶有佛郎機炮以及紅衣大炮。”
  “追!”胡國柱便果斷下令追擊。
  追了大約半個時辰,便追上了那股建奴。
  不過,這股建奴已經利用偏廂車以及楯車結成了壹個大型方陣,而且偏廂車和楯車上面已經架起了大量的佛郎機以及虎蹲炮。
  見此,胡國柱便果斷打消了進攻的念頭。
  以騎兵進攻壹支擁有車營以及炮兵保護的步兵,純粹就是找死。
  於是胡國柱又帶著騎兵繞到前方,試圖拖住這股建奴,等到步兵及炮兵跟上來再將其圍殲在野外。
  然而,胡國柱很快又下命令讓行。
  因為建奴的車陣可以在平原移動。
  所以,胡國柱和麾下的騎兵將士只能遠遠的跟在建奴屁股後面,壹直跟到天黑,壹直將這股建奴送到滄州附近。
  天黑之後野外就不再安全。
  胡國柱只能帶著騎兵返回浮河口的大營。
  不過,騎兵鎮臺的斥候騎兵卻並未返回,而是仍舊遊走在浮河兩岸的廣闊田野,與建奴的夜不收展開殘酷的獵殺以及反獵殺。
  明軍與清軍的大戰仍未真正爆發。
  但是雙方斥候騎兵與夜不收之間的死鬥。
  卻已經在曠野上、夜幕下上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