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零九章 誰能勝出?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9

  無論鰲拜,還是雅布蘭,都不知道屬於建奴白甲兵的時代已經壹去不返。
  稍稍壹頓,雅布蘭又掃了眼四周,沈聲道:“周圍或許還有明軍的伏兵,為免中伏,末將建議最好減慢行軍的速度。”
  “這不行。”李淏便急了,“不能減慢速度。”
  李淏擔心被他三弟李氵窅搶了先機,因而丟掉世子位。
  雖然當大清的額駙也挺好,但終歸沒有當國王舒服。
  “額駙放心,不會減慢行軍速度。”鰲拜悶哼了壹聲,又對雅布蘭說道,“這裏距離漢城已經不到十裏路,明狗絕對不可能在這裏伏兵,所以只管放心大膽往前追擊,號令全軍,壹定要在進城之前將明狗截住!”
  “嗻!”雅布蘭轟然應諾。
  隨即建奴便往前全速追擊。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遠處才終於出現了朝鮮軍的身影。
  但是這些朝鮮軍已經讓建奴打出心理陰影,所以只敢遠遠的跟蹤並監視,根本就不敢上阻攔又或者盤問,但是派了信差前去漢城報信。
  只不過這些信差根本就趕不上給漢城報信。
  ……
  此時,朝鮮國王李倧已經乘坐肩輿正往漢城北門而來。
  在李倧身後則跟著以領議政金瑬為首的上百個朝鮮文武官員。
  “快,快點,妳們再快點。”李倧壹邊不停催促宮人加快速度,壹邊又問跟在肩輿旁邊的樸東熙,“東熙,真是氵窅兒回來了?”
  “王上,真的是麟坪大君回來了。”樸東熙含淚應道。
  “好好好好好,回來就好,回來了就好啊。”李倧說著就流下壹行清淚。
  說起來,這個李倧也是個苦命人,年輕的時候在叔叔光海君的陰影下戰戰兢兢的苛了足足二十九年,好不容易通過政變上位,結果國內叛亂四起,被逼得東躲西藏,就沒能過上幾天安生日子。
  再然後,叛亂雖然是被鎮壓下去,但是建奴又打過來。
  先是丁卯胡亂,接著是丙子胡亂,整個朝鮮都被建奴摁在地上無情磨擦,李倧本人更是被逼得向黃臺吉行三跪九跪的臣子禮。
  甚至連王宮裏的妃嬪都被黃臺吉搶走大半。
  反正自從他當上國王這二十多年,朝鮮就沒有消停過。
  然後到了今年,李倧的身體也因為縱欲過度油盡燈枯。
  這時候,李倧就格外的盼望已經成年的兩個兒子能回來。
  因為他擔心自己死後,那些居心叵測的大臣會擁立他年幼的兒子繼位,這樣的話朝鮮大權就會旁落,李氏朝鮮沒準就成了樸氏朝鮮又或者金氏朝鮮。
  正因此,聽說李氵窅已經回到漢城,李倧就感到格外的高興。
  壹行人很快來到彰義門,李倧正要下令打開城門,卻遭到金瑬的阻止。
  “王上,還是需要謹慎。”金瑬道,“眼下我朝鮮國可是大清的藩屬國,還有城外是不是大明定王,也是需要核實。”
  “領議政大人,城外真是大明定王。”
  樸東熙急聲說:“此事難道還能有假不成?”
  “住口。”金瑬訓斥道,“這裏沒有妳說話的地方。”
  金瑬是領議政,而且是西人黨的黨魁,李倧也是有所忌憚。
  當下李倧說道:“如此,我們就先登城,待核實了大明定王的身份之後再出城迎駕也不遲,左右也不差這片刻功夫。”
  當下君臣壹行便匆匆登上了彰義門城樓。
  然而剛上城頭,李倧就受到巨大的驚嚇,險些從肩輿上壹頭倒栽下來。
  因為出現在彰義門外的並不只大明軍隊,竟還有壹支騎兵,建奴騎兵!
  而且兩支軍隊箭拔弩張,已經擺開陣勢,看樣子要在彰義門外大打出手。
  “這怎麽回事?”李倧頓時間變了臉色,“怎麽明軍和清軍同時到了漢城?”
  這裏說下朝鮮,兩次胡亂不光是打斷了朝鮮的脊梁,也打崩了朝鮮的軍政體系,尤其是漢城以北的幾個道,軍政體系已經徹底崩潰。
  所以朱慈炯的三千明軍和鰲拜的三千騎兵長驅直入,漢城卻沒有接到任何報告。
  “樸東熙,這是怎麽回事?”金瑬目光轉向樸東熙,厲聲質問道,“妳早就知道清軍也來了,對不對?剛才為什麽不對王上說實話?”
  樸東熙低著頭,沒有吱聲,這事怎麽可能說實話?
  要是讓王上知道鳳林大君也回來了,還有麟坪大君什麽事?
  然而金瑬已經猜到了真相,厲聲道:“是不是鳳林大君也壹起回來了?”
  “淏兒也回來了嗎?”李倧大喜道,“東熙,淏兒跟氵窅兒都回來了嗎?”
  金瑬卻黑著臉說道:“王上,跟著明軍回來的是麟平大君,至於鳳林大君,應該是跟著外邊的清軍壹起回來的。”
  聽到這,李倧頓時有些懵逼。
  隨行的文官武將也都傻了眼。
  這下局面就復雜了,明軍護著李氵窅、清軍護著李淏同時出現在了彰義門外,這下朝鮮應該怎麽選擇?似乎選擇誰都不好。
  選明軍,就意味著背叛大清。
  選清軍,就必須跟大明為敵。
  大明和大清,朝鮮是誰也得罪不起。
  於是乎,隨行的百多個文臣武將開始爭吵。
  有的支持清軍,有的支持明軍,兩派意見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領議政金瑬壓下了大臣們的爭吵,壹錘定音道:“不如靜觀其變,視清軍與明軍的交戰結果再來決定應該選誰不選誰。”
  “對對,就聽領議政的,靜觀其變。”
  李倧也覺得金瑬的主意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頓了頓,李倧又問金瑬:“金卿,妳覺得最終誰能勝出?”
  “王上,這還用得著問。”金瑬嘆息道,“明軍若是能打得過清軍,也就不會丟掉遼東的幾千裏江山,最後更是連京師都被清軍所奪。”
  聽到這,左右的文官武將也紛紛出聲附和。
  “是啊,清軍驍勇善戰,明軍絕對不是對手。”
  “城外明軍和清軍差不多都在三千之數,同等兵力明軍根本就打不過清軍。”
  “不要說是同等兵力,便是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兵力,明軍也打不過清軍。”
  “大清雖然殘暴不仁,茍待朝鮮如草芥,但是他們的軍隊是真的驍勇善戰,明軍和朝鮮軍皆非其敵,這壹點我們還是必須要承認的。”
  “不是,妳們都錯了。”樸東熙頓時就急了。
  “事實並非如此,明軍比清軍更加驍勇善戰。”
  “夠了,還不與我住口。”金瑬再次厲聲喝斥。
  樸家的這個私生子真的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呢。
  樸東熙不敢硬抗金瑬的權威,只是郁悶的將目光轉向城外,心下暗暗祈禱,大明定王殿下還有明軍的將士們,拜托妳們壹定要打敗建奴啊!
  ……
  此時在彰義門外。
  鰲拜在李淏還有雅布蘭等十幾個將領的簇擁下,來到陣前。
  只見前方不到五百步外,明軍已經擺開了壹個空心防禦陣。
  “又是空心方陣。”鰲拜的臉色垮下來,眼前再次浮起谷亭鎮大戰的慘象,當時他們以四萬八旗滿洲外加兩萬八旗蒙古圍攻明軍八千騎兵,當時明軍騎兵也是擺出了這個從未見過的空心方陣,最終居然楞是沒能把明軍殲滅。
  只不過,眼前的情形與谷亭鎮還是有所區別的。
  谷亭鎮的四萬八旗滿洲和兩萬八旗蒙古大多只披了壹重甲。
  而現在跟隨在鰲拜身後的三千騎兵卻是清壹色的巴牙喇兵,皆身披三重甲,明軍的自生火銃很難打穿三重甲。
  這時候,李淏小聲說道:“大人,不如由小臣先進城去覲見父王,然後調京畿之護衛軍與我大清兵夾擊明軍,定可大獲全勝。”
  “進城?”鰲拜哂然道,“妳確定妳能進得了城?”
  “這個。”李淏頓時語塞,因為漢城的兩座北門全都是城門緊閉。
  鰲拜道:“我算看出來了,朝鮮君臣擺出這陣仗,就是兩不偏幫,想等我們與明軍分出勝負之後再來決定迎接哪個王子進城。”
  雅布蘭點點頭說:“多半就是如此。”
  鰲拜略壹思忖之後說道:“雅布蘭,妳先帶壹個牛錄的護軍試試明軍深淺。”
  “嗻!”雅布蘭答應壹聲,當即點齊本牛錄三百騎白甲兵,披掛整齊後向明軍撲過來。
  距離明軍還有大約三百步,雅布蘭猛的壹揮右手,身後的三百騎白甲兵便立刻向著兩翼疏散開來,形成了松散的隊形。
  這個是建奴白甲兵最為常見的戰法。
  每戰,建奴白甲兵都會以單兵出沒遊走兩軍陣前,憑借殺傷力驚人的大稍弓以及過人的箭術殺傷敵軍並擾亂敵軍陣形。
  壹旦敵軍的陣形出現松動甚至混亂,建奴大軍就會趁機發起沖擊。
  憑借過硬的單兵戰鬥力以及超強的單兵防護能力,這招屢試不爽。
  鰲拜還是很謹慎,並沒有因為明軍數量少就輕視,更沒有在還沒有摸清楚明軍底細之前就貿貿然的發起進攻。
  很快,雅布蘭等百余騎白甲兵就抵近明軍百步內。
  包括雅布蘭在內,所有白甲兵都已經卸下大稍弓,並從背後的箭囊取出壹支三棱或者四棱重箭扣在了弓弦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