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51章 大明風華13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如果壹個判罰下去,能讓心懷不軌的人心生忌憚,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能讓好人更加大膽放心,那麽這條律條,才是成功的。”
  “反之,如果壹個判罰下去,讓心懷不軌的人有恃無恐,以後犯法更加肆無忌憚,增加類似案件。讓遵紀守法的百姓心中失望,生活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那麽律條就是失敗的。”
  “此外,本府如此判決,也是依照了‘道生法’!”
  “如何依照了‘道生法’?”師爺在旁邊,不失時機的問道。
  “自然之道,萬物生靈的巢穴,是它們獨壹無二的領地。不受任何天敵,和外來者的侵犯。”張遇林道。
  “要是在自己的巢穴裏都不安全,那它們挖洞築巢來幹什麽?”
  “洞穴巢穴,是他們最後的屏障。”
  “如果官府連這個都保證不了,不要說以道治國了,連最基本的天道都違背了。”
  “妳把手伸進兔子窩裏,被兔子咬壹口,那是活該。”
  “把手伸進毒蛇洞裏,想要掏毒蛇,被毒蛇的毒壹口毒死,罪有應得。”
  “所以本官剛才的判罰,是依照‘道生法’!”
  人群聞言,頓時沈默下來。
  都覺得張遇林的判罰很公正,畢竟他們是古人。
  覺悟不高,他們只會考慮自己以後過的好不好。
  張遇林這個判罰下去,那麽他們以後的住宅,會更加的安全。
  他們在家中,會更加的放心,大膽。
  而那些盜竊者在入室盜竊的時候,就多了壹層顧慮,萬壹自己進去之後,被錘死了呢?
  被入侵者,不但不會給他們賠償,竊賊死了,反而要賠償受害者的損失。
  “行了,此判罰已然生效。”張遇林道,“此外,還要將此案件,公之於眾。刊載在《大明律報》中,分發給每壹個百姓!”
  上次秦宇給朱元璋建議,為了讓百家在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影響力,可以辦壹份專屬於他們的報紙。
  朱元璋聽後,回去仔細思考了壹段時間,也看到了‘報紙’的宣傳效力,開始有樣學樣。在應天府裏,開辦了兩個報紙機構。
  壹個是《大明律報》,專門報道官府處理的壹些日常案件,借此警示世人。
  另外壹個是《明報》,專門宣傳‘以道治國’的全新治理理念。
  每份報紙賣十個銅板,讓他又大賺了壹筆錢。
  還要登報公之於眾?李老頭夫婦聞言,更加的絕望。被公之於眾之後,他們就會被千夫所指,被人在背後指著脊梁骨罵。
  心中極其後悔,不該將趙氏告官。
  如今被豎立成了典型,看來他們以後只能搬家了。
  在幾個衙役的攙扶下,李老頭夫婦被帶了出去,趙氏也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大堂。
  ……
  “帶人犯!”
  隨著話音剛落,壹衣著華貴的少年被帶上了大堂,穿著壹身華貴的金色蟒袍,並未戴任何枷鎖,衙役也是跟在他後面進來的。
  少年大約十三四歲,身上充滿了壹股子貴氣。
  “身穿蟒袍,他是皇子?”看到人犯的穿著打扮,人群頓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皇子犯法都被抓來了,而且還進行公開處理,《新大明律》真是公正啊!”
  “這樣壹來,我們就更加安全了!”
  周圍的百姓紛紛說道。
  難道朱元璋真的肯處理自己的兒子?秦宇見了,也感到壹陣詫異。如果此事不是作秀的話,那麽《大明律》還真的值得稱道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歷史上沒有任何壹個朝代做到了。
  “堂下何人,報上名來。”然而張遇林依舊面不改色,壹拍驚堂木,問道。
  “妳壹個小小的應天府尹,妳還審不動本王。”少年神情孤傲的道,“今日本王到妳應天府衙大堂,是給妳面子別給臉不要臉。”
  “胡說八道!”張遇林冷聲道,“大明以道立國,道生法,講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即便妳身為皇子,也難逃《大明律》的制裁。”
  皇子沈吟片刻之後,似乎是認慫了,道:“我叫朱松,被皇上封為漢王。”
  “朱松妳可知罪?”張遇林問道。
  “本王不知。”漢王朱松道。
  “妳被皇上封為漢王,‘漢’通‘旱’”張遇林道,“如今陜甘壹帶,三月不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災,百姓民不聊生。”
  “這都是妳這個漢王不修仁德,不尊天道所致。”
  ????
  秦宇聞言傻眼。
  “原來陜甘旱災,都是漢王的關系啊!”
  “漢王被封為漢王,居然不修身養性,潔身自好,難怪上天會降下警示!”
  然而周圍的百姓們聞言,卻紛紛表示原來如此。
  古時候的人,都比較迷信。
  官府帶著百姓求雨,皇帝讓術士畫符退敵,就連朱元璋自己,都比較信奉神鬼靈異,他處理的很多事情,也都和迷信有關。
  “我教他的那些治國之策,鼓勵海外商貿,以道治國,都是領先於明朝好幾百年的東西,然而朱皇帝的思想依舊是那麽的落後,停留在十七世紀。”秦宇心中暗暗想道,“思想這東西,是很難改變的。古人的封建迷信,很難破除。”
  “治理王朝的方法可以抄作業,不信封建迷信的思想,卻抄不了。”
  “本王,知罪了。”半晌,漢王朱松終於道。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自己什麽時候,魚肉百姓了。他現在年齡還小,根本沒法為害百姓。
  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東宮學習,沒時間出去。
  想來想去,估計是自己學習不夠認真,沒有領悟到父皇的以道治國,這才導致了上天降下懲罰。
  “既然知罪,那麽本官就判罰妳,回到王府之後,潛心學習《道德經》《黃帝四經》”張遇林道,“此外為了平息幹旱地區的民憤,還要重打了三十大板。”
  “希望打過妳之後,幹旱地區能降下甘霖。”
  “本王認罪,也甘願接受懲罰。”漢王朱松道,“希望本王的皮肉之苦,能夠換來壹場甘雨,普濟陜甘的大明百姓!”
  “來人啦,當眾行刑!”張遇林掏出簽牌擲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