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八十章 高家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過了好壹陣,富弼才緩過勁來,苦笑道:“七十年第壹次失態,明潤出府之後,可得嘴下留情。”
  蘇油笑道:“富公放心,就算我說,也沒人信啊。”
  富弼笑道:“第壹次知道明潤有安邦定國之能,妳猜是何事?”
  蘇油說道:“莫非是驅逐諒祚?”
  富弼搖頭。
  蘇油又問道:“那是開發兩浙?”
  富弼還是搖頭。
  蘇油想了想:“這都還不夠,那是交趾歸降,占城納土?”
  富弼笑道:“都不是,遠在這些之前。”
  蘇油有些訝異:“之前?之前我位卑力薄,在夔州幾乎不免。再之前,那更是胡鬧居多了。”
  “雖然渾水摸魚屢獲升賞,但那些手段花樣,入不了富公法眼吧?”
  富弼說道:“我記得那壹次是在陛下書案之上,看到了壹個古怪的圖形,以為是巫蠱之術,大吃壹驚。”
  “不料陛下告知那東西是壹門學問,叫函數曲線,是將數理之法用幾何線條表現出來。”
  “陛下還告訴我,那是壹條反拋物線。代表的是國運和時間的關系。”
  “陛下指出圖紙上的壹個點,說那是當時的國勢,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條線還要繼續向下運行壹段時間。”
  “但是如果導致國勢向下的因素,被導致國勢向上的因素所抵消,並且尚有壹些向上的剩余力量的時候,國勢加速向下趨勢就會變成逐漸的減速向下,趨勢逐漸趨於停止,最後在最低點停下來。”
  “緊跟著,國勢就會進入上升期。”
  “壹開始會非常的緩慢,幾乎難以察覺。但是趨勢已經悄然逆轉,之後就會越升越快,到最後形成狂飆壹樣的增長。”
  “這個過程中,保證向上的余力始終持續性地存在,乃是關鍵,強大與否,卻並不重要。”
  “只要其存在,哪怕非常的微弱,也是良性,最終總會讓這條線從下行,平滑地過渡到上揚。”
  “當時我就知道,這個人,必定是經天緯地之才,他已經掌握了力量與趨勢關系的奧妙!”
  “範文正公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就是在憂患降臨之前,眾人逸樂之時,先壹步察覺到危機的觸發,趨勢的轉變。”
  “而在眾人盲目無措,號喪心死之際,又能先壹步預見到轉機的來臨,還是提前察覺趨勢的轉變。”
  “不,不僅僅是覺察,甚至能未雨綢繆,提前布置,主動推動趨勢的改變!”
  “我還以為此人必定是仙風道骨,洞閱世情,非鬼谷、箕侯壹般的人物莫屬,結果壹問陛下,這圖原來是明潤所制!”
  “那年妳多大來著?好像是大破蕭關後回來的時候吧?十八還是十九?”
  蘇油赧笑道:“其實我也不記得了。”
  富弼笑了,在小蘿莉婉轉的歌喉裏,在冬日裏難得的暖烘烘的陽光下,笑得皺紋更加的深刻:“不記得好啊,不記得,說明是發乎內心的自然而然,更是堅持認定的理所當然。”
  “叫妳過來,其實也沒啥好說的。明潤相計規劃,每在十年之前,神鬼所莫能測,而從無侈功矜能之態。這份老成,歷代宰執也沒幾個可比。”
  “老夫只有壹言相告。”
  蘇油躬身:“敢聆富公教訓。”
  富弼說道:“陛下身邊,如今正臣無多,卻依舊優隆我等舊臣,明潤可知何意?”
  蘇油頓時心中壹震,臉上也不自然地帶了出來。
  富弼笑道:“明潤果然是聰明人,看來是明白的,甚好,去吧。”
  蘇油再次躬身:“富公高義,蘇油沒齒難忘。”
  富弼不再回答,閉上了眼睛,安心欣賞起曲子來。
  從臥雲堂到出了鄭公園,壹路上蘇油都在思索。
  富弼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壹味猛沖猛打,要提前給自己規劃好後路。
  趙宋祖制異論相攪,其實是壹種政治本能,皇帝壹邊用著順手的臣子,壹邊卻將老臣擱在幾處重要地區,給予崇高的地位,就是在當政者頭上擺放上壹柄柄利劍。
  比如趙頊壓制不住呂惠卿和曾布的時候,壹道詔書將王安石召回,兩人立即偃旗息鼓,風流雲散。
  比如蘇油的老師哥文彥博,已經兩任宰相,四換節鉞,那更是核彈級的元老,除了皇帝能指使他,就連禦史彈劾都幾乎無效。
  文彥博在樞密使任上對王安石的新政壹貫罵罵咧咧,趙頊都只能加司空,送他判河南府。
  浚川耙效力之爭,熊本等人考察回來說文彥博的堅持是對的,那玩意兒毫無用處,被蔡確範子淵彈劾,說熊本等人猜測王安石即將去相,文彥博有入朝的可能而討好他。
  熊本等人都受了處罰,老頭不但不被涉及,不久趙頊還加官司徒,給老臣安慰。
  富弼的意思很清楚,也是誠心為蘇油謀劃。
  蘇油以後最好的出路,就是和他們壹樣,成為帝王用來威脅別人的利劍。
  蘇油不禁苦笑,富鄭公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也可能是太喜歡自己了。
  這宰執都還沒當過呢,就開始提醒自己考慮宰執之後的後路了。
  能夠執掌天下中樞的大佬們,就沒有壹個是省油的燈,想到接下來還要和高國舅打交道,蘇油真是壹個頭兩個大。
  ……
  華山之陰,十裏連營。
  這裏集結了大宋如今最強悍的部隊。
  五支禁軍,感義、鎮國、定國、囤安、控鶴,滿額全員,合計壹萬五千人。
  此外,還有上四軍捧日、天武、龍衛、神衛各壹部,合計五千人。
  因為這些新軍全部都是騎軍,而且是足騎騎軍,兩萬人的部隊,共計有馬三萬匹,騾兩千匹,驢四千五百匹,還有六百頭駱駝,因此負責照料這些牲畜的狼渡牧人熟蕃,也有三千人之多。
  此外還有負責後勤、倉儲、營房、車駕、軍需的壹應附屬部隊,又是五千常備行走。
  這都還沒有算有事臨時征調的調閱廂軍,鄉弓手,蕃勇敢之類。
  華陰縣,本來只是華山底下的壹處小縣城,如今成了新軍大本營。
  五支部隊在華陰周邊各處建有大寨,如梅花壹般拱衛華陰,城郊四面,則是上四軍調訓部隊,城中則是節度幕府。
  高遵裕,就是這支大部隊的首腦。
  這個人的軍事才能,其實壹直都是中平偏下,不過安撫蕃人薅羊毛倒是壹把好手。
  趙頊的這道任命,就連高滔滔都不放心,特意將趙頊叫到內宮裏邊好壹通說,意思就是她這個伯父報國忠心,不後於人,但是有壹個大毛病,就是氣度太小,虛榮心又強,不容別人的功勞高過他。
  這種人總是喜歡將功勞歸於自己,不許他將所得,壹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只能做副將,不能當主帥。
  而且新軍是什麽,她出身將門,都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建制,以往的經驗完全沒用。
  見到薇兒演示,器械的確是犀利,但是在大戰裏邊效果如何,卻沒有實際驗證過。
  因此這項任命,高滔滔是持反對態度的,於是就壹直拖著。
  等到曹南在南海大展神威,以五百破兩萬之後,高滔滔才對新軍開始放心。
  經蘇油建議,趙頊先後調用熟悉新軍作戰方式的曹南做高遵裕的副手,同時將在南海大戰裏操控新軍取得不俗戰績的王中正,在西北壹戰裏用震天雷用得順手的李憲作為高遵裕的襄助。
  還暗示軍機處會妥善地給國舅爺擦屁股,手把手教會高國舅新軍指揮方式,高滔滔才同意了這道任命。
  因此高遵裕對別人氣量狹小,在蘇油面前,卻是服帖得很。
  蘇油如今是頂級文臣,班位在王安石文彥博等致仕老臣之下,在王珪蔡確司馬光等人之上,與曹國舅這種使相在伯仲之間,高遵裕的級別還差得遠。
  另外蘇油的正職乃是提舉軍機處,軍機處是直接替皇帝掌控新軍的重要部門,也就是高遵裕的頂頭上司。
  不說這些,就憑蘇油為高家壹手安排羊毛產業,從上遊金融商務到下遊原料收購壹條龍培訓,等於是將這份產業拱手相送,將高家扶持成了四通集團的重要合作夥伴,高家人對此也是頗為感激的。
  最難得的是蘇油從來不以此為恩,就連產業扶持,都是通過石家來進行的。
  石家高家同屬將門,論起輩分來,石家老奶奶比高滔滔都還要高壹輩,將羊毛產業定義為將門世家之間相互利益輸送,支持奧援,在大宋就不怎麽顯眼。
  要不怎麽說人家涪國公會做人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