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壹章 珠串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8

  現在大宋的瓷器真不貴,普通瓷碗,也就是十幾文錢壹個。
  就連鬥茶用的普通鈞窯瓷器,也不過幾十文壹個茶杯。
  當然發生窯變之後,那就相當於中彩票了。
  後世普通瓷碗,和高檔手工柴窯仿古瓷碗,其價差千倍,輕輕松松。
  這道理放到任何時代都合適,因此史家瓷坊的玉瓷產品,不管是琉璃底釉瓷碗,還是釉下晶花美人肩瓶,其價值最小單位,都是貫。
  蘇油糾結了很久,還是放棄了眉山城工業布局計劃。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中的貨物,以後就朝極盡精美發展,走高端奢侈品路線,這樣才方便帶出巴山蜀水。
  至於批量化生產,等走出巴蜀大山之後再說吧。
  阿囤彌放下這件,又拿起那件,滿臉都是金幣的閃亮光輝。
  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二林部是重要控制咽喉。
  戀戀不舍地將瓷器放下:“弟弟,這樣的玉瓷,能給姐姐勻出多少件?”
  蘇油笑道:“姐姐,生意要的不是壹錘子買賣,而是細水長流。否則別說兩三千貫,便是萬貫,十萬貫,那都不夠用的。”
  “妳們這趟主要是要買鹽,其次布疋絲綢也是大宗。至於玉瓷,寶刀,織染,圖書,能勻出千貫來采購,都已經了不得了。”
  阿囤彌擺著手:“圖書不用了,騰出資金來采購另外三種。”
  蘇油小心地說道:“姐姐,這可就錯了,小弟恰恰認為,圖書才是最重要的。”
  阿囤彌問道:“哦?這是什麽道理?”
  蘇油說到:“妳們與大宋往來,多是依賴文書,與大宋交易,也多是依賴契約。現在生意只是小打小鬧,因此顯不出來,可等到銅器大量制出來後,會發生什麽樣的情形?”
  “到時候啊,雅州榷場壹時無法完全消化如此大宗的商品,妳們是不是要在榷場設立店鋪長期自行發賣?”
  “同樣,榷場也無法提供給妳們大量與銅器價值相當的商品,那麽,妳們可不可以申請召集大量客商前來購貨?或者攜帶交鈔,會子,甚至直接攜帶部分銅器來眉州,去成都府,去汴京進行貿易交換?”
  “大宋的對外商貿,歷來都是以順差為主,也就是說,大宋的東西,對妳們來說,都是重要的商品,而妳們的東西,對大宋來說,都是可有可無。”
  “這樣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壹種健康的商業環境。”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現在妳們有了大宗的,大宋急需的商品。有效的經濟循環,便在二林部和大宋之間建立起來。”
  “這個循環中沒有輸家,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榷場領貨換貨模式,將無法滿足需要,因此必將被稅關所取代。在大量商品流通往來中,朝廷會從關稅裏獲得巨大的好處。”
  “只要朝廷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好處,大於專榷得到的好處,那麽打破專榷這樣的經營方式,就是遲早的事情。”
  “到那個時候,二林部才是真正的財源廣進,姐姐妳想,要做到那樣的程度,對大宋的經濟,文化,政策,沒有壹個透徹的了解,行嗎?”
  “對姐姐來說,這樣做好處極多,壞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二林部對大宋的依賴性,將會越來越強,這便要看姐姐和大將軍的選擇了。”
  “如果決定走這條路,那大宋的文字圖書,就是重中之重。”
  “妳們要培養出精熟漢學的人才來,甚至如唐時高麗那樣,中幾個進士,出幾個真正的高級官員,在朝堂上為妳們積極代言。”
  範先生立刻供手道:“主上,明潤此策,乃正大光明之舉,合則兩利啊。”
  阿囤彌手扶著腦門,覺得壹時還有些消化不了,這是決定部落命運走向的大事情,她也不敢做出決定,只得道:“弟弟,這事情,妳不能代表大宋,我也不能代表二林部。還得從長計議。”
  蘇油供手笑道:“那是,說壹千道壹萬,沒有大宗銅器產品,壹切都是鏡花水月。”
  大宋商貿有壹個嚴重的問題,就好比壹個富員外被壹圈叫花子圍著,只能自己和自己玩,同周邊與其說是貿易,不如說是打發來得貼切。
  關鍵是這些叫花子武力值還不低,手裏邊都拿著打狗棒,有時候還不是那麽好打發的。
  蘇油的想法,是用二林部做個試驗,從富員外打發窮叫花模式,轉變為真正的互通有無模式,至少在川峽四路,建立起正常的經濟流通,促進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規律,那才是真正的洪水猛獸。這中間會催化出大量的既得利益者,而這批人力量大了之後,便會用各種方式,想盡千方百計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因而改變上層建築。
  如果絕大多數人能從政策中獲益,或者退壹步說,壹項政策只能讓少數人獲益,但是對其它人又沒有傷害,那麽這項政策,理論上就是不可阻擋的。
  如今蘇油力量弱小,處處需要委屈求全,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合適的時機裏,隨手灑下壹些種子。
  對江卿四大家是如此,對二林部,同樣是如此。
  範先生是宋人,讓雅州周邊羈縻州改土歸流,服從王化,是他平生之誌。不過以前只想到從德化,訓導入手,現在蘇油壹下子給他指出了另壹條更加行之有效的道路,不由得大是佩服。
  孤落蠻荒二十年,不知道大宋內部的變化,曾幾何時我大宋的孩童,已經如此妖孽了?
  看主上的情形,分明也對蘇油的建議動心了,想到自己苦口婆心這麽些年,還比不上玻璃江邊壹小子隨口幾句話,又不由得暗暗搖頭。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他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壹條,利益。
  史大害怕昨晚的事情得罪主家的大豪客,為了討好阿囤彌,還送上了壹副珠串。
  玉瓷共有壹百零八顆珠子,除了粉色的小珠,還有三顆大壹號的粉藍蓮花珠,壹個三通佛頭。
  佛頭下打著壹個吉祥結,吊著兩支翠藍的絳穗。
  阿囤彌高興壞了,取下銀披掛上珠串:“弟弟,妳看好不好看?”
  蘇油替她整理:“好看,就是掛反了,穗子該在背後,嗯,這樣就更好看了。”
  各色珠子其實都是實驗軸承和透明釉時的廢品,因為釉料和泥料中的鐵質未能去除幹凈,因此燒出來不是純白,而是暖色。
  史大準備扔掉,蘇油說妳瘋了嗎,取來隨手按大小搭配成現在的樣子。
  為了得到規整的球形和均勻噴釉,珠子都是在軸上轉動著修整和噴釉,有壹個小孔,那就正好串珠子了。
  再用錦囊木盒裝盛,這就成了妥妥的工藝品。
  別小看珠子,貿易珠這種罪惡的東西,大航海時代,壹串在非洲是可以換到壹個奴隸的!
  見不得史大的摳搜勁,蘇油又叫他取來另壹串大些的給阿囤彌戴在手上:“這兩樣東西,才是小弟給姐姐準備的銷往南詔的貨品,壹件叫‘壹百零八子’,壹件叫‘十八子’。”
  阿囤彌頓時明白了過來:“弟弟好聰明!那裏佛法昌盛,他們念經離不開這個!”
  蘇油笑道:“這兩串珠子啊,姐姐先戴著玩。唉,只可惜,要是能有火浣布的那種纖維材料,我就能給姐姐做出另外壹樣東西,比琉璃更加的清透,比水晶更多的色彩……”
  女人為了飾品足可瘋狂,阿囤彌撥弄著手腕上被命名為“嬰兒紅”的粉色磁珠,笑得眼睛都瞇縫了:“弟弟,火浣布主要是編織困難,只是纖維不要書成布的話,要多少妳盡管開口!姐姐都給妳搞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