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妳們別害怕,我們是來投降的!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鰲拜和嶽樂謀劃著要叛國投敵的時候,已經是洪興二十四年的八月下旬了,換算成西歷就是九月下旬。現在還是小冰河期,黑龍江和石勒喀河兩岸的氣溫很低,夜晚的時候甚至會低於零度。
不過總算還沒有降雪和冰封,松花江——黑龍江——石勒喀河壹線還保持著壹定的通航能力,至少可以讓鰲拜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的黑龍江水師的內江船隊通過。
所謂的內江船隊,其實就是壹支用於支持大軍在黑龍江上遊、額爾古納河、石勒喀河沿岸地區作戰的小型內河艦隊。所裝備的都是壹些適合在水位較淺的內河中進行航行的輕快沙船,數量大約有壹百多艘。如果全部出動,壹次大約可以裝載數萬石的物資,或者將幾千人的“羅剎軍”和足夠讓他們在額爾古納河、石勒喀河沿岸地區維持幾個月的物資,以及12斤短管野炮這樣的重火器運往尼布楚城下!
鰲拜這十幾二十年來可以坐穩黑龍江都護的位子,還可以讓羅剎人保持守勢,不敢南下進犯,除了依靠戰鬥力強悍的“羅剎軍”,就是依靠這支內江船隊。
有了這支船隊,他就可以在松花江——黑龍江——石勒喀河沒有被冰封的時候,將大軍運到尼布楚城下,而且還可以攜帶上足夠數量的攻城大炮。
而羅剎國可以在尼布楚城保持的兵力,撐死也就是1000人,通常只有幾百人。靠這麽壹點兵力,根本抵擋不住攜帶著大炮的數千“羅剎軍”。而且鰲拜的“羅剎軍”是西班牙軍事顧問幫著訓練的,其中還有不少白番傭兵,戰術水平幾乎可以和正經的羅剎“聖誕老人兵”相比,雅庫茨克總督府麾下的哥薩克根本不是對手。
因為時間緊迫,已經容不得鰲拜和嶽樂慢慢準備了。
所以兩人趕緊假傳王命,先將兩個都護府合辦的“羅剎軍”帶上家眷(借口是將在尼布楚築城長住),從會寧(哈爾濱)附近調往了雅克薩城(位於石勒喀河和黑龍江交匯處);然後又命令分駐在黑龍江沿岸各處的內河艦隊,盡可能多的攜帶糧草,在雅克薩集中;接著兩人又帶著自己的心腹親兵和家眷,在洪興二十四年九月下旬的時候抵達了雅克薩城……並且在當年的九月二十二日,揮師西征,向著尼布楚城水陸並進!
而在大軍西征的同時,鰲拜和嶽樂還向雅庫茨克派出了使臣——目的是讓羅剎國人不要害怕,我們不是來攻打妳們的,而是要向妳們投降!
而這壹個來月的調兵遣將和集結船隊,幾乎都是公開進行的,而且為了掩蓋叛國投敵的真實目的,鰲拜、嶽樂不僅向朝廷上奏說尼布楚的羅剎軍有進犯的跡象,所以他們要先發制人,還在黑龍江和安東境內到處散步羅剎進犯的消息……壹時間,黑龍江兩岸,都被突然到來的戰爭陰雲所籠罩。
而且明軍將要大舉進攻的報告,也被羅剎國的愛國商人帶去了雅庫茨克城,擺在了總督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斯特羅加諾夫的辦公桌上。
出身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就是這個家族受命進行了西伯利亞征服,為羅剎國開辟了遼闊的疆域)的亞歷山大在得到這份報告的時候,正在辦公室內招待剛剛從莫斯科過來的列夫·納雷什金伯爵……這位可不得了,是沙皇阿列克謝的新任大舅哥!
因為沙皇剛剛迎娶了他的妹妹納塔利婭·基裏洛芙娜(彼得壹世的生母)當填房,所以才被派到西伯利亞來當巡視官的——其實就是撈壹把的!
當著這位年輕英俊的西部來的貴族青年的面,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在雅庫茨克當了八年總督的亞歷山大,居然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總督,”納雷什金伯爵是個非常敏銳的人,“出了什麽糟糕的事兒?”
“中國人挑起戰爭了!”亞歷山大·斯特羅加諾夫說,“他們已經集結了數千人和壹支船隊,正準備大舉進攻尼布楚城!”
“那又怎麽樣?”年輕的伯爵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和中國人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了,不是也沒分出勝負嗎?而且我們還占據優勢!”
大明和羅剎國之間雖然沒有正式宣戰,但是雙方的軍事沖突,早在大明吸納準格爾部為藩臣時就開始了。斷斷續續,總也沒有停止的時候。特別是僧格征服河中地區後,羅剎國因為加入了反準格爾同盟,和大明之間幾乎就處在正式的戰爭狀態中了。
而在東線,雅庫茨克總督府下轄的尼布楚城,也被明軍打破了幾次。當然了,每次明軍破城後不久,亞歷山大·斯特羅加諾夫都會親率大軍“擊敗”來犯之地,收復失地……
因為總是能收到來自雅庫茨克的捷報,所以莫斯科方面壹直認為東西伯利亞的形勢尚可,而且斯特羅加諾夫總督也能征善戰。
但是亞歷山大·斯特羅加諾夫自己是有數的,他的那些勝利,到底是怎麽來的?
那些勝利,不過是因為中國的黑龍江總督“鰲拜斯基”(鰲拜冒充羅剎人時所用的化名,後來羅剎人也這麽稱呼他)和他們的朝廷存在矛盾,不願意從黑龍江方向出兵配合,而且尼布楚城對於中國朝廷來說實在太荒涼,所以才會在幾次打下尼布楚後,都放火焚城後走人,而讓亞歷山大白撿了幾個功勞。
但是這壹次情況不同了,“鰲拜斯基”動了!這說明中國皇帝已經給了他足夠的好處,所以這回雅庫茨克總督區馬上說要迎來真正麻煩了……
就在亞歷山大和納雷什金伯爵談話的時候,他的壹個副官,來自喀山的年輕貴族安德羅波夫興沖沖的走了進來,又給亞歷山大帶來了壹疊書信。
“怎麽了?”亞歷山大問,“彼得,妳給我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是的,總督先生,”彼得·安德羅波夫點點頭,“天大的好消息,鰲拜斯基的使者到了彼得羅夫堡壘,還帶來了他的親筆信。”
“勸降信?”亞歷山大問。
“不,是他打算投靠沙皇陛下了。他在信中說他遭到了南京方面的迫害,所以要帶著他的追隨者來投靠我們。”
“什麽?”納雷什金伯爵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那可太好啦!”
“這是個陰謀!”亞歷山大非常肯定,“他們不相信上帝,所以特別喜歡用陰謀詭計,但是卻騙不了我……因為我看過這個。”
他指著壹本放在辦公桌上的很厚的書。
納雷什金伯爵拿起那本書,翻看看了壹眼,是用拉丁文印刷的,書名是《三個國家的傳說》。
“這是壹本專門講述中國式陰謀詭計的書!”亞歷山大說,“我讀過許多遍,所以很清楚鰲拜斯基想幹什麽!他想詐降!”
“也許不是呢?”納雷什金伯爵說。
“那就更麻煩了!”亞歷山大搖搖頭。
“那我們該怎麽辦?”伯爵問,“難道我們就呆在雅庫茨克什麽都不幹嗎?”
“當然不行了,”亞歷山大深吸了口氣,“我們必須去尼布楚城……如果那裏真的守不住,我們就得在貝加爾湖布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