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66章 洪興皇帝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在壹片“願聽號令”的呼喊聲中,四章約法就算通過了!
  這四章約法稍後會鐫刻在銅柱上,並立柱為信——銅柱會立在奉天門內,以後官員上朝的時候都可以看見。
  既然大家都願聽號令,那麽朱慈烺也就勉為其難答應登基了。
  登基大典早就準備好了,就安排在正月十六,也就是朱慈烺接受禪讓並且和臣下約法的次日。
  壹大早,錢謙益就帶著禮部的官員去祭告天地壇和宗廟。而朱慈烺則去大禮拜見即將成為太上皇的崇禎——如果崇禎當了先帝,那麽朱慈烺就得先穿孝服去祭拜禱告。因為崇禎現在還活蹦亂跳,所以就改成大禮參拜,並且進獻“養老金”壹萬兩(黃金)了。
  崇禎皇帝……雖然內禪的詔書已經頒布,朱慈烺也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不過他現在還是皇帝。壹來朱慈烺沒有正式登基;二來沒有登基的朱慈烺也就不能給崇禎上太上皇的尊號。
  所以崇禎就最後壹次以皇帝的身份,接受了候任皇帝朱慈烺的參拜!
  在得到朱慈烺進獻的“養老金”壹萬兩(黃金)後,就將所有的天子玉璽,壹枚壹枚親手交給朱慈烺,以象征皇權交接。
  明朝因為沒有得到“傳國玉璽”(這枚象征天命的玉璽在元順帝跑路的時候被帶走了,據說現在落在清朝手裏了),所以就大量制作玉璽,以量取勝,國初制作了十七枚,嘉靖皇帝又叫人制作了七枚,總共就是二十四方玉璽,稱二十四禦寶。
  在朱慈烺護著崇禎跑路時,這二十四禦寶就被朱慈烺“沒收”了,崇禎知道今天要正式退休了,才又壹次見著它們……壹枚枚拿在手裏,摸了摸,才依依不舍得送給兒子朱慈烺。
  而朱慈烺則壹枚枚接過來,然後交給掌璽的尚寶監掌印太監收藏。以後朱慈烺再下命令就不是令旨了,而是正經的聖旨。
  等二十四枚禦寶壹壹移交完畢,差不多就到了吉時,南京皇城內外就鐘鼓齊鳴,禮樂大作,朱慈烺穿上了早就準備好的袞服,戴上有十二縷玉藻的冠冕,和崇禎皇帝壹起,前往了奉天門外的平臺,就在那裏接受百官朝拜。
  百官們也都穿上了華麗的禮服,由禮部官員引導,走過金水橋,入午門,進入奉天門廣場上。然後再分成文武兩班,文官跪在禦道左側,武官跪在禦道右側,在禦前侍衛鳴鞭,大漢將軍卷簾後,行三拜九叩大禮。
  百官禮畢後,則是首輔魏藻德宣讀崇禎皇帝的禪位詔書,然後才是禮部尚書錢謙益念朱慈烺的即位詔書。
  而崇禎皇帝,也最後壹次坐在了皇帝禦座之上!
  在魏藻德念完禪位詔書後,崇禎的屁股就得和皇帝寶座永別,起身走向朱慈烺所坐的那把交椅了。
  朱慈烺當然已經站起來了,向父皇揖拜壹禮後,向皇帝寶座走去。
  然後父子兩人壹起落座!
  朱慈烺坐下後,錢謙益就開始念即位詔書了。
  屬於朱慈烺的年號也會在錢謙益所宣讀的詔書中公布,取洪武再興之意,曰洪興!
  也就是大明洪興皇帝!
  聽上去就很威風,也很講義氣,壹定是個好皇帝!
  不過今年不會改元,仍舊會使用崇禎二十年的年號。從明年,也就是西元1648年開始,才會使用洪興年號。
  登基大典到這裏就算結束了,已經正式成為洪興皇帝的朱慈烺,坐在禦座上,看著廣場上分列兩班的文武群臣,心裏面真是說不出的激動啊!
  辛辛苦苦忙活了快三年,終於熬到登基做皇帝的這壹刻了……他用眼角掃了下身旁坐著的崇禎,見他臉上掛著僵硬的笑容,心想:笑得臉都僵了!妳得多開心啊!想想也是,本來是大明末代亡國之君,現在好了,怎麽都不是末代了。而且也不用掛煤山,還有幾十個寒暑的幸福生活。
  壹年至少壹百萬兩……還得在妳身上花幾千萬兩銀子!真是美死了!
  朱慈烺輕輕壹嘆:我就苦了,年紀輕輕就接了這麽壹個爛攤子,操勞壹輩子是沒跑的!
  不過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崇禎已經把皇位讓出去了,朱慈烺也接了班,現在都是洪興帝了……
  登基大典雖然結束了,不過朱慈烺暫時還不能“下班”,因為還有壹項工作沒有完成,就是尊皇父朱由檢為太上皇!
  “皇父!”朱慈烺這個時候站起身,向崇禎揖拜壹禮,“兒臣請皇父登太上之尊,為大明太上皇帝!”
  這就是太上皇了……崇禎心裏面壹嘆,臉面上卻還得開開心心的——剛剛得了壹萬兩黃金的“養老金”,能不開心嗎?不開心,下次就沒有了……
  “皇兒,”崇禎笑著,“為父久欲歸隱,今日總算達成所願,不勝歡喜!”
  朱慈烺心想:妳該滿足了……原本的歷史上崇禎只有十七年啊!現在都二十年了,妳比李自成活得都久了,還有什麽理由不高興?
  這時崇禎上皇又問道:“皇兒,皇後人選可定下了?”
  皇後人選依舊是個大難題……吳三妹倒是又懷上了,不過能不能生出兒子誰也不能保證。而鄭茶姑現在也得寵,在吳三妹懷上後,幾乎夜夜侍寢(除了那幾天),早晚也會懷上的!
  “父皇,”朱慈烺道,“兒臣暫時不打算立皇後,選侍吳氏、鄭氏,皆賢良淑德,都封皇貴妃。
  選侍寧氏、費氏,皆封妃,寧氏為賢妃,費氏為淑妃。”
  明朝皇帝的後宮等級有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昭儀、婕妤、美人、才人、貴人、選侍、淑女等十二級。而太子的妃嬪就沒那麽多等級了,只有正妃、次妃、選侍(夫人)三級,再低就沒名分了。
  吳三妹、鄭茶姑、寧香玉和費珍娥四女跟隨朱慈烺後,都只得了選侍的名分,後來也沒得到過晉升。而朱慈烺並不好色,又忙於軍務政務,也就沒有再納別的女子。
  所以他的後宮現在就是四個女人,吳三妹和鄭茶姑都是肩碰肩的地位,所以就都封了僅次於皇後的皇貴妃!
  而寧香玉和費珍娥雖然沒有好爹,但也和朱慈烺共過患難,所以都封了妃。之所以不是貴妃,是留了壹級晉升空間——等她們倆生了兒子以後,就能升級當貴妃了。
  至於皇貴妃,還是要拼爹才能當上的!
  所以除了吳三妹、鄭茶姑外,還有多爾袞的女兒東莪格格也有資格當皇貴妃。在朱慈烺登基之後,祖可法會再壹次前往北京,去向多爾袞提親,要求納東莪格格為皇貴妃!
  當然了,北伐還是要伐的……不論成敗,朱慈烺都會履行婚約。即便大清朝沒有了,東莪的皇貴妃也不會黃了!
  洪興皇上可是講義氣,守信用的!
  “哦。”崇禎上皇點點頭,若有所思——現在洪興皇帝還沒兒子呢!他又不知道多納妃子,而且還壹心想讓吳三妹和鄭茶姑來生皇長子。呵呵,可別到最後都沒兒子接班!不過真那樣也不要緊,本上皇有許多兒子……
  就在崇禎點頭的時候,福王朱由崧拿著早就擬好的《尊皇父為太上皇詔》走到奉天門外的平臺中間,開始高聲朗讀!


第八卷 明軍又入關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