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幾個億的票房,重要嗎?
名監督的日常 by 黑色的單車
2021-2-19 20:03
“真的賺錢了!姜汶的電影又賺錢了!”
“《讓子彈飛》為什麽會用最短的時間突破壹億票房?”
“雄霸票房榜!賀歲檔版圖正發生變化!”
“壹個日本導演寫的劇本,為何如此的深刻?!”
2006年的年底,就賀歲檔的情況來說,本來最強的應該是張壹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但這次因為這部電影裏有姜汶還有草野幸,張壹謀也就暫時先等等了。
看看情況嘛,別真的撞上了。
於是乎,在沒有了這部電影的情況之下,其他的電影不能說很差,可在票房方面的號召力就真的不足了。
反觀這部《讓子彈飛》,不光是電影本身的質量方面非常出色,而且,但凡看過此片的觀眾,內心都有自己的壹番解讀。
也許並不會大家都壹樣,可是許多東西……聊啊!
這就好像打遊戲,壹場對局下來,也許各種操作非常的精彩,但實際上,結束之後的互相吹牛逼,才是更爽的。
就算是輸了,那噴上壹通,也很不錯呦。
這次的《讓子彈飛》也是如此,觀眾們在看過之後,討論的非常熱烈。
各有各的解釋跟說法,各有各的腦洞。
甚至,還因為之前那個饅頭事件,這次也不少人跟風做了壹些視頻出來。
當然了,就這些個解讀中,普通觀眾最為在乎的還是那個黃四郎,他到底死了沒有?
其實,就這部電影的結尾,草野幸是記得的。
原本的那個版本,姜汶自己拍的那個,就是說,黃四郎根本就沒有死,他甚至穿著好像湯師爺的衣服,坐著火車,這次是真的火車,與花姐以及那個像朱元璋的家夥走了。
而張麻子騎在白馬上,他就看著這壹切。
張麻子沒變,來鵝城的時候騎著白馬,成功了出來之後,還是騎著白馬。
可自己的手下變了,手下跟花姐在壹起了,而且,身邊還有黃四郎。
當然了,這個結尾後來也是做了修改,把黃四郎的那個臉弄的模糊了,但實際上,真正的原版就是這個。
能看的到的,就只有拍攝花絮裏面了。
那麽,若是按照這個原本的結尾,應該如何解讀呢?
恐怕這就是為什麽需要他姜汶改上壹改的原因了。
妳小子這不是罵人嘛?
哦,跟著張麻子打贏的人,他們就變了,妳小子這是想影射誰?
別當我們看不出來!
大概就是這麽個情況吧。
所以,他不改也不行。
既然草野幸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當然了,這其中不少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麽,當然要避免壹下嘍。
非要人家逼著自己改嗎?
就簡單的換換吧。
張麻子在把斯嘉麗給打跑了之後,他還是騎著白馬,而他的手下跟花姐,在火車上跟他招手,而張麻子騎著馬,也不著急,就慢慢的跟著火車。
這時,最後壹個畫面裏,隱約的照了壹個人,那個人,就是黃四郎。
當然了,沒有那麽的清楚,但就是他。
那麽,這個改法到底又是什麽寓意呢?
其實,原本姜汶的那個版本裏面,被罵被改有個大前提。
妳張麻子的手下那是跟著黃四郎在壹起了?
呸!
那是跟了資本在壹起了!
所以,這才叫罵人,這個隱喻才厲害,妳們呀,就是為了錢,什麽主義都不要了……可不能亂說,這是姜汶罵的。
而現在,黃四郎還是沒死,可他依舊象征的資本卻沒有被跟著,或者說,至少張麻子以及他的手下並沒有跟著資本。
但,黃四郎自己跟過來了。
這就是什麽呢?
也許就壹點點的差別,但至少,沒罵的那麽直白吧。
也不算是洗地,可說到底,不有那句話嘛。
有錢了就變壞。
但其實,這錢也是在追著人在走。
可又有什麽解決的辦法嗎?
草野幸本就在日本生活,他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資本主義這個東西會產生壹些難以治愈的癌。
看看日本,以及不光是看日本,那些發達的國家裏,奉行著資本主義的發達國家,他們都產生了壹個幾乎逃不過的問題。
人口。
生育率下降!
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麽回事?
當有人說,生育率下降,甚至是結婚率下降,這不能怪罪於資本主義,也就是不能怪罪於表象的東西。
比如,房價,比如,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等等。
但是!
是,許多人會講出種種道理,總之就不是這些東西的錯。可是,冰冷的數據就是擺在那裏,高房價的地區就是導致了低生育率,人均GDP高的地方,人的壓力就是大。
後來的多少人都說韓國如何如何的好,那是個發達國家,可是,韓國人自己,就他們大部分的平民而言,他們覺得自己的國家是個地獄。
這真不是黑,是他們自己調查的,他們的生育率低到已經不能低了,因為沒辦法呀,怎麽生孩子呢。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的東西,草野幸看到了,知道的,他想告訴其他人,而他能做的,也就只是這樣而已。
希望,能起那麽壹點點作用吧。
不管如何,這部《讓子彈飛》確實引發了很大的討論,黃四郎到底怎麽回事,確實很有意思。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票房更不用說了。
大爆大火!
破億,還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壹個億,兩個億。
當三個億都過去的時候,大家驚了。
這是國產電影目前的新紀錄!
那麽,到底能拿到多少呢?
有人說是5個億,有人說那太扯淡了。
就好像湯師爺說的,步子邁大了,哢嚓,容易扯到蛋。
可不管如何,2006年的中國影壇,終於出現了壹部現象級的電影。
如此局面,竟然也發生了傳染。
日本這裏也出現了票房暴漲。
自然的,也有許多人是看出了壹些東西。
“這部電影只是說的中國嗎?”
“這個是在說我們日本的以前的那種歷史吧?”
“草野幸還是那樣,他根本不是日本人!”
這些確實是比較激進的,比如,大山雖然跪了,可是倒草派還是做大了,畢竟已經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當然,還有的人看到的是別的東西。
“我們被美國控制了,對吧?”
“日本沒有張麻子,對嗎?”
“所以,日本其實就是中國的反面,對嗎?”
哦,這些個想法……似乎有些靠譜呢。
不過,就票房上而言,這部《讓子彈飛》好似悄無聲息的就成為了中國在日本上映的電影裏,票房最高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