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30章 大船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沽口。35xs
  簡雍站在碼頭,手搭在眉上,瞇著眼睛,看著遠處海天之間的壹個黑點,松了壹口氣。
  等了兩天,終於來了。
  兩天前,簡雍就在海邊等著,等著孫策的使者到來。劉和與孫策成了對手,公孫瓚就成了孫策要拉攏的對象,挑起公孫瓚與劉虞的沖突,讓公孫瓚占據幽州,切斷對袁紹的支持,無疑對孫策有利。劉備想到了這壹點,所以他壹直密切關註著中原的戰事,派人在碼頭等著,搶在公孫瓚之前與孫策的使者見面。
  簡雍曾經得到孫策的招攬,與孫策的部下大多熟悉,由他負責這件事最合適不過。
  南風輕拂,簡雍吸了壹口氣,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他從風中聞到了糧食的味道,聞到了財富的味道,聞到了軍械的味道,這些都是劉備目前最需要的。他雖然得到了漁陽為根基,可是在劉虞、公孫瓚的夾鋒中生存不易,糧賦不足,養不起太多的人,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而這些,都是孫策可以提供的。
  黑點越來越大,簡雍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只有兩艘樓,而不是他想象的壹個船隊。兩艘船能裝多少貨物?就算船大,也無法滿足劉備的要求。35xs
  “這船好大。”旁邊有人發出驚呼。
  簡雍楞了壹下,回頭看看那人,又看看遠處的船。船離岸還有很遠,沒有參照對比,他看不出船的大小。不過,說話的那人是碼頭的力伕,常年在碼頭討生活,他的經驗很豐富。
  可就算是兩船大船,恐怕也無濟於事。
  黑點越來越大,漸漸能分辨出船帆、船體,船帆被風鼓緊,大船劈波斬浪,速度極快,很快在視野中越來越大。簡雍的眼睛睜得越來越大,嘴巴也張得越來越大,直到最後整個視野都被船影塞滿。他又驚又喜,連身後壹陣緊似壹陣的驚呼都沒有留意。
  船很大,不僅比普通的商船大幾倍,即使是水師用的樓船也沒見過這麽大的,更讓簡雍想不到的是這兩艘船都是舫船,也就是兩艘樓連在壹起,整個船型接近方形,上面建橋,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這兩艘舫吃水都很深,以至於不能直接靠岸,停在離岸百余步的地方,等小船接駁。
  簡雍興奮莫名,第壹時間叫來壹艘船,趕往舫船查看情況。
  在遠處看,已經覺得這兩艘很大,到了近處,壓迫感更是撲天蓋地,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35xs簡雍仰著頭,幾乎連脖子都要折斷了,還是無法將整艘船盡收眼底。他圍著舫船轉了壹圈,意外的發現並沒有上下的舷梯,直到轉到兩船之間的舫橋,才發現這裏有可供上下的樓梯。
  “在下漁陽太守府從事簡雍,敢問船上可有豫州來的客人?”
  簡雍喊了兩遍,船樓上有人探出頭來,是壹個中年人,戴著儒冠。
  “是涿郡簡憲和嗎?”
  “正是在下。”簡憲瞇緊了眼睛,想看清對方是誰,卻未能如願。正午燦爛的陽光從天空灑下來,在那人的身形上鑲了壹道金邊,卻看不清他的臉。“不知足下是哪位故友?”
  樓船上人笑了兩聲,接著船舷打開,放下梯子來。梯子很大,但是下降得非常平穩,竟聽不到什麽聲音。簡雍抓著梯子邊緣晃了晃,發現梯子非常穩固,就像與船合為壹體。他踩著梯子上了船,終於看清了那人的臉,卻發現並不是自己認識的人。他倒是認識旁邊的壹個人:單經,公孫瓚署任的兗州刺史。不過單經的臉色不太好,顯然對他的到來並不歡迎。
  簡雍心裏咯噔壹下,千算萬算,還是落了公孫瓚壹步,單經居然是跟著這船回來的。
  “在下朐縣麋竺,字子仲,久聞憲和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簡雍壹聽麋竺的名字,立刻想起來了。他其實應該與麋竺見過壹面,但印象不深,而且眼前的麋竺神采飛揚,與他當時看到的麋竺判若兩人,所以他壹時沒認出來。
  簡雍眼珠壹轉,立刻笑了起來。“麋別駕,妳是貴人多忘事啊,我們見過面的。不過,別駕與當日相比有脫胎換骨之別,若非妳自報家門,我也不敢認呢。”
  麋竺大笑。隨即向簡雍介紹身邊的單經。他知道簡雍和單經認識,但既然他們裝不認識,那他也裝不知道,大家心照不宣,免得尷尬。簡雍和單經見禮,誰也不提過去的事,心裏卻各自打鼓。單經識趣的告辭,下船上岸去了。離走之前,他深深地看了麋竺壹眼,麋竺雖然什麽也沒說,卻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簡雍看在眼裏,卻裝作不知。等單經下了船,他以壹副驚訝地語氣說道:“好大的舫船,我在青州也呆了幾年,還是第壹次看到,別駕能否引我參觀壹番,開開眼界?”
  “榮幸之至。”麋竺笑著引簡雍而行,壹邊走壹邊介紹。這種舫船是會稽船官新打造的海船,以體量大、載貨多為最大特征,兩船聯裝,總載重量達萬石,是目前為止最大的海船。這兩船舫船采用了不同的設計方案,這次是試航,哪艘船好,將來就以哪艘船為樣板大量制造,有問題也能及時糾正。
  簡雍驚駭不已。載重壹萬石?這壹艘舫船簡直抵得上壹只小型船隊啊。即使除去船員和相關給養,載貨至少能五千石。雖然明知不合適,簡雍還是忍不住問道:“會稽船官什麽時候能造這樣的大船了?我在青州的時候,最大的船也不過千石左右。”
  麋竺笑道:“憲和兄,有些事,不親眼見到的確難以相信。我第壹次見到這船時,和憲和壹般驚訝。”
  簡雍見麋竺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也哈哈壹笑,低聲說道:“別駕,賢昆仲分為徐州、豫州,妳這次來坐的又是揚州大船,我可有點糊塗。妳究竟是為徐州乎,為豫州乎,為揚州乎?”
  “我為幽州。”
  “願聞其詳。”
  麋竺看看簡雍,卻沒有接著簡雍的話題往下說。他話鋒壹轉。“劉府君是奉朝廷之命來幽州,這漁陽太守又是誰委任的?劉使君乎,公孫將軍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